杜甫为什么叫杜二拾遗(这首诗告诉你杜甫)

我们都知道,杜甫做过左拾遗,左拾遗是什么官呢?他又是怎样得到这个官的呢?

1、左拾遗是什么官?

“拾遗“顾名思义就是捡拾起( 皇上)遗漏的东西(如政策、决策失误等)。我国封建时代设立谏诤性的国家机构,花国库公帑养了一批谏官,通常的叫法有谏议大夫、 拾遗、补阙、正言、司谏等等,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门 国家智囊机构。

至于为什么叫“左拾遗”,就要从左和右的尊卑说起。我们在语文课里学了“左迁”是降职,说明左是卑微一些。其实并不尽然,历朝历代右尊卑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体上看,夏商周时尊左,战国时朝尊左,秦尊左,汉代开始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则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唐代因为尊左,所以唐朝左官高于右官,如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所以“左拾遗”比“右拾遗”官大。

左拾遗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挑皇帝的毛病,所以呀这个官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万一一不小心惹怒了皇上,那就会面临罢官或者牢狱之灾。

杜甫为什么叫杜二拾遗(这首诗告诉你杜甫)(1)

2、杜甫是因为什么原因得到左拾遗的官职呢?就得从一首诗说起。

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译文

去年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与妻子儿女隔绝很久。

今夏草木繁茂的时候,才得以脱身向西逃走。

脚穿麻鞋去拜见天子,破旧的衣袖露出两肘。

朝廷怜悯我得以生还,亲朋故友感伤我已老丑。

感激涕零拜授左拾遗,颠沛流离中更感皇恩深厚。

虽然我可以回到家去,却不忍心立即开口求情。

寄一封书信探问三川,不知道家中亲人还在否。

听说家乡一带同遭祸患,疯狂杀戮乃至鸡和狗。

山中的茅屋早已破漏,有谁还能在门户中留守。

苍松的树根被摧折断毁,山地寒冷尸骨未朽。

能有几个人保全性命,一家人岂能相伴为偶。

高山上有猛虎出没,心中郁结摇头叹气。

自从寄出去一封书信,至今已是十月以后。

反倒害怕消息传来,心中除此别无他有。

国家命运刚要中兴,年老后比平时更爱饮酒。

想到日后欢会的时候,恐怕成为一个贫穷孤独的老叟。

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杜甫不久被俘,在这年,唐玄宗逃往四川,杨贵妃自缢,唐玄宗将皇位传给太子唐肃宗。这首诗作于757年,此时杜甫借助夏天草木旺盛的特点,由长安逃往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可见其狼狈。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由这两句可以看出,是由于杜甫这种忠心于朝廷的精神把皇帝打动了,为了表彰他这样一位忠心为主的“好同志”,决定将杜甫升官一级,由从八品下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升为从八品上的左拾遗。这些说的都是职事官,而杜甫此时的散官和本品是宣议郎,为从七品下,比他的职事官左拾遗高一级。可以简单理解为“拿着七品下的待遇干着八品上的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