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的时候见一面寓意(34却道海棠依旧)

海棠花开的时候见一面寓意(34却道海棠依旧)(1)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公元1100年的一天,16岁的李清照宿醉初醒,有感残春将谢,不免心生怅宛,挥毫写下惊艳之作《如梦令》,尽显才华,使天下称之,令人玩味不已。这首词最为精彩的一笔,是李清照合情合理地引进了"海棠"的意象,从而产生"惜花"的情愫,从而达到"伤春"的主题。

故事情节大约是这样的:李清照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经历风吹雨打之后海棠花的状况,侍女说依旧如往日,易安却说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可是,最近小解从一位朋友处却听到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观点,他说这首词里根本就没海棠花什么事儿,"海棠"指的是李清照脸的颜色。

海棠花开的时候见一面寓意(34却道海棠依旧)(2)

也就是说,"海棠"二字不是实指,不是实实在在的海棠花,而是一种虚拟的艺术构想。下面,我们就从此处开始往下串,来看看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到底有多牛。首先第一点,李清照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承接的是最先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12字里有提到海棠吗?雨疏风骤,李清照有说过担心什么被吹坏吗?李清照大醉的原因表明了吗?

都没有。读者之所以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想当然地理解为肯定,全因"依旧"二字,"依旧"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经历风雨吹打的海棠花,让人认为李清照是在担心海棠花是否能够依旧。然而,此"海棠"说的其实是李清照那如海棠般的脸色,也就是宿醉后还未完全消除的红晕

海棠花开的时候见一面寓意(34却道海棠依旧)(3)

那么,故事应该是这样的:李清照宿醉初醒,但酒意还在,所以她询问侍女自己看起来怎么样?侍女答道:和昨天晚上一样,那海棠红依旧印在脸上。这是"依旧"的真相,依旧的不是窗外的海棠花,而是李清照的面色。显然,这是一种极具艺术气息的诗性表达,比原先的理解方式要高明许多。

这种解读太新颖,与以往所有方式都不同,且比以往所有方式的理解更玄妙一些,简直颠覆了以往的认知。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海棠"不是花,那"绿肥红瘦"又是什么?当我有了这个疑问后,我的这位朋友便给了我一个完美的解释。而这个解释,显示出了李清照那惊世绝艳的才华。

海棠花开的时候见一面寓意(34却道海棠依旧)(4)

唐代诗僧齐己在《寄倪署郎中》一诗里写道:"风雨冥冥春暗移,红残绿满海棠枝。"有风有雨,有藏得很深的暗春;有红有绿,也有实写的海棠枝子。与易安词中的描述非常相似。朋友认为,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用得正是齐己的典。那么,这肥瘦之间就有了两种不同凡响的解释。

第一种,仍然指面色。既然侍女以"海棠"喻面色,说李清照睡了一晚上还是没解过酒来,那李清照便将计就计,说:你知道啥,应该是红花凋谢绿叶重生,我的脸已经快恢复正常样子了。"红瘦"是指脸上红晕消退。这种解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不服输的李清照,有夸显自己酒量大的意思。

海棠花开的时候见一面寓意(34却道海棠依旧)(5)

第二种,借虚拟的海棠来伤春。侍女提出了面如海棠的说法,李清照顺势就想到了真实的海棠花,再联想到"昨夜雨疏风骤",她便开始担心这些虚拟的海棠花是否能经得起摧折,如此一来,伤春的况味便有了,所以她便想象到了"绿肥红瘦"的画面。而且,李清照并非直观地看到了花,她只是由残春进而想象到了花,也就是说,海棠花并不必真实存在。

以上解释不管哪一种,小解认为都比我们熟悉的解读方式更妙。词中根本无花,却在李清照的笔下生出了花;全词根本不着一个春字,却满眼都是惆怅的伤春之感。这才是李清照真正的艺术水平,令人回味无穷无尽。不知大家看完,是否有了新收获?在此,小解感谢这位思维新颖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