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凤凰江黑臭水体治理(南宁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这5个河段要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标杆

南宁市凤凰江黑臭水体治理(南宁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1)

心圩江罗赖沟水清岸绿,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记者 赖有光摄

穿花拂叶的休闲步道,流水潺潺的清澈河道,草木葱茏的沿岸景观,还有盘旋觅食的白鹭……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明月湖公园中关村北侧罗赖沟的美景。作为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的子项之一,从以前的黑臭水沟到如今的潺潺清流,罗赖沟实现了华丽蜕变,为南宁市黑臭水体治理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环境答卷。

城市内河旧貌换新颜

心圩江是南宁市18条城市内河中最主要的内河之一,上游至外环高速老虎岭水库段,下游至心圩江江北大道邕江入口,整治后主河道轴线总长17.93公里,总占地面积547.3公顷。流域跨度大,用地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

秉承全流域系统治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厂网河湖一体化理念,心圩江环境整治工程通过适当拓宽河道、疏浚河床、加固驳岸、恢复植被、景观提升等措施,沿岸配套建设游憩设施、阳光球场等休闲运动场所,心圩江主河道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实现了城市生活与河道之间的相互渗透,成为自然优美的滨水景观空间和舒适宜人的休闲场地。

治理后的心圩江成为一条具有防洪、生态、景观等功能的健康河道,实现“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目标,为流域内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福利。

记者从北投心圩江公司获悉,为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将与专业团队强强联手建设明月湖水质提升工程,以建设“国内一流”湿地公园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滨水景观空间和舒适宜人的休闲场地,将明月湖湿地公园打造成为“东有南湖、西有明月湖”的优质生态湿地公园,为南宁市再添一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闪亮名片。

开展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

南宁内河纵横交错,如何让黑臭水体治理实现从“一时清”到“时时清”,南宁市采取强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工作措施,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网建设管养、河湖清淤及岸线垃圾清理、沿河村庄及河道生态修复等“攻坚战”,开展系统治水。

2018—2020年,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安排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项目12个,12个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部按计划通水试运行,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83万吨/天,超过全市日均自来水供应量,可以满足现状及未来几年的城市污水处理需求。

作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5年,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的内河流域治理项目——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把“纳污河”变成了湿地公园。在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的带动下,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等一批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治理的项目全面启动,并取得成效。

南宁市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3个PPP项目(涵盖8个内河流域)相继落地。同时,运用生态治理的思路,推进朝阳溪、亭子冲、那平江等流域系统治理。

水环境综合治理提质升级

经过近三年的攻坚治理,南宁市建成区内河流域水环境明显好转,城市内河旧貌换新颜,于2020年底全面打赢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建成区38段99.4公里黑臭水体全部消除。今年1月,南宁市开展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

今后,南宁市将继续治水建城为民,站在强首府战略全局,积极谋划“十四五”水环境综合治理提质升级,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

完成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完成西明江、心圩江、朝阳溪、竹排江、水塘江等5个河段共20.8公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河段创建,切实将示范段打造成集中展示南宁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和经验模式的标杆性样板,全面完成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任务。

健全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从“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三方面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厂—网—河(湖)”一体化运行模式、排水管网等设施维护、排水联合执法体制等制度机制。

打造PPP流域治理模式升级版。加快推进良庆河、楞塘冲全流域治理,强化现有流域治理“微改革”“微创新”,优化运维考核内容,细化调整运营考核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打造PPP模式升级版。(记者 韩沛)

编辑:韦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韩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