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

1.湖边带娃,秒变“美人鱼”

饭后散步,遇到同事一家四口。刚见面,同事女儿就叽叽喳喳说起来:“那天和爸爸在湖边,差点吓死我了。正和爸爸边走边说着话,爸爸忽然就掉水里了。

我都吓懵了 ,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记着爸爸说过的,如果有人落水,不要急着伸手去拉,要叫大人,我就一边喊着妈妈,一边看着爸爸在水里扑腾。”

我问同事:“看把孩子吓得,到底怎么回事啊?”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1)

他说:“我们走的那里玩的人少,石头上有青苔,有点滑,我脚下一滑,就掉下去了,好在我会游泳,水也不深,几秒就反应过来了,就是把孩子吓坏了。”

同事媳妇说:“可不是把孩子吓着了吗?除了妈妈这俩字,好半天说不出来别的话,白着脸只会用手比划,等他起来了,俩孩子死都不肯走湖边了,离得远远的。”

同事说:“还好之前教过孩子,如果见人落水,别忙着伸手搭救,你看,她爸爸我当了一回美人鱼,她不是就没救吗?”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2)

同事的孩子很机智,也很听话。但是,大多数时候,孩子一玩起来就忘了父母的交代。

2.好奇捞虾,酿成悲剧

几年前,我们这里出过一次意外:4个孩子溺水,只有1个活下来。

那是个初夏的周末,4个孩子相约去河边玩,虽然还没有到雨季,河水也只到脚背。但是,谁都没想到,浅浅的河里居然有个深水坑。

偏偏就在那个坑里,有许多小河虾游来游去,几个孩子觉得新奇,欢呼着去抓河虾。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3)

然后,第1个孩子来不及呼救就落了进去,然后是伸手拉她的第2个、第3个,第4个孩子有点怕水,走在最后,眼看着3个伙伴接连落水。

她也着急去救,水没过膝盖时,大腿抽筋,她这才逃过一劫。

随后,她叫来了附近的大人们,可惜,等到施救时人们才发现:那个坑至少有2米深,落水的3个孩子已经回天乏术了。

尽管后来查清了河里的坑是附近施工队取沙没填平的,属于违规行为,家属也得到了赔偿。

可是,孩子们,回不来了。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4)

3.自建泳池,保平安

昨天见到同事的朋友圈,大上午的,他家孩子就在院子里抽水灌游泳池了。

原来,他家孩子实在爱玩水,虽然上次被吓到了一回,可是,过不了几天,还是抵不住玩水的诱惑,一直闹着要去游泳。

同事一想:“去外面玩,不知道水的深浅,还各种提心吊胆,不如在家建一个!”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5)

网上一查,他就乐了:各种型号,各种材质的游泳池琳琅满目,他想着家里俩孩子,大的都12岁了,就给买了个直径2.1米的塑料游泳池,最深也还不到60㎝,在家里就能游泳了。

果然,游泳池刚到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玩上了,也不闹着出去了。

同事感叹:“带孩子还是在家里好啊!时时刻刻放在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翻出什么大浪花来”。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6)

其实,我也发现小孩子是非常喜欢玩水的。别家的就不说了,就是我家这个一直怕水的小家伙,看别人玩水,也忍不住跃跃欲试。

可能是因为孩子出生前就在羊水里呆了10个月的原因吧,他们总能想出各种玩水的方法来。

那么,在这个多雨又炎热的夏季,如何教育孩子安全玩水,避免溺水呢?
  • 首先,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不能去的地方

比如水库,河边,灌溉井,深水沟,溪边,海边

如果是去游泳馆,那么,没有资质的、没有配备救生员的、疏于管理的都不能去。

别看孩子小,其实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

我现在都30 了,每到河边,沟边、湖边,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因为父母从小就耳提面命:“危险,不能去”

这就像是一种刻进骨子里的诫令,不自觉地会去遵守。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7)

  • 其次,明确强调不能做的事

不能独自去游泳,不能在不告知大人的情况下私自邀约小伙伴去游泳;不能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擅自下水;不能在明知不会游泳的情况下逞强好胜;遇到有人溺水时,不要擅自施救

小孩子自觉性差,又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被别人带动,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 再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备

很多人认为,溺水都是因为不会水。其实恰恰相反,溺水者往往是会游泳的人,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溺水的风险。

即使有家长陪同,也要教孩子在下水前就做好准备: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8)

a.热身:充分舒展身体,活动关节,做好热身运动,避免下水后抽筋。

我曾经有过一次下水就抽筋的体验,我其实并不会游泳,但是,看着水只到腰部,也就忍不住跃跃欲试,也没做什么准备工作,直接就下水了,谁知,水刚到小腿肚,整个人就僵住了:

水冷,抽筋了。

最后,我是被爸爸拉着双手提起来的。

b.做好防护工作

提前适应水温,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身体不适;

学会游泳后再下水,如果实在不会游泳,比如说像我这样的,那就找一个浅水区游玩就好,不要贸然去深水区;

一定要记得,下水前要带上救生圈

别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不要让江河成为孩子最后的家)(9)

c.关注自己的状况

游泳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比如胸闷气短、腿脚僵硬等情况,一定要马上停止游泳,并记得放松身体,及时向大人求助,不要勉强硬撑。

最后再强调一点,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轻易去施救,一旦发现有人溺水,立刻向就近的大人求助,不要逞能自己去救,溺水的人力气很大,很可能救人不成反被带下水。

#守护暑期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