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

《奔跑吧·共同富裕篇》第六期节目上线,baby(杨颖)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甚至连人品都遭到了质疑。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1)

节目效果需要baby的“奸诈”

根据游戏规则,身为队长的baby有权分配每一轮的得分,结果其先后给了杨迪、唐晓天0分,由此被指奸诈。众所周知,《奔跑吧》是一档引进节目,原版为韩国综艺《Running Man》。在《Running Man》中经常会出现选择“分享”或“独占”的游戏模式,刘在石和李光洙可谓把“背叛”演绎到了极致,与此同时观众也看得非常过瘾,继而大呼精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到了内娱之后,同类型的节目效果会上纲上线到人品层面呢?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2)

平心而论,综艺节目有剧本已经是路人皆知了,说白了就是形式松散的影视作品。既然是影视作品,那么每个人皆有人设,例如早期的“跑男”,郑恺和baby便是CP。实际上在“跑男”之外,两人分别有着各自的感情生活,节目中的CP就是一种表演即节目效果。CP类节目效果是为了满足热衷于磕糖的观众,baby在本期节目中的“奸诈”则迎合了喜欢看权谋剧的观众,一言以蔽之,节目需要罢了。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3)

如果为了节目需要而演出来的“奸诈”,也要被归咎于为人差,未免过于武断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在内娱仍有不少人执着于“愤青”。比方是在《甄嬛传》中饰演安陵容的陶昕然,不仅自己要承受网络暴力的攻击,甚至连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也未能免于诅咒。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4)

这正是内娱之痛,有的人入戏太深,为了发泄个人的情绪,便对他人口出恶言;有的人由于不喜欢某人,随便寻了一个理由,继而肆意施加人身攻击……

无关痛痒的溢美之词

当然了,其中少不了“饭圈文化”的推波助澜,或许有人会疑惑了,“饭圈文化”是从韩国传入的舶来品,为什么韩娱对于综艺节目更具宽容度呢?

道理很简单,内娱毕竟身处国内,而国内的人际交往特征之一便是客套,说白了就是话只讲好听的,必要的时候要表现出吃亏是福。没错了,李晨在节目中的表现恰恰是如此,每轮都给自己低分数,人们往往称这种选择为高情商。尤其在娱乐圈,大家对此似乎是习以为常了,但这种高情商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更不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品行。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5)

前两天看到网友总结于正对罗云熙、李昀锐、赵嘉敏以及范世琦的评价,依次为礼貌、很帅、朋友介绍的、挺好的,标准的客套话,潜台词可以理解为不了解、不想评价、不便评价。除非以上四人跟于正有比较激烈的矛盾,否则即便后者知道了一些“黑料”,也不会轻易抖搂出来的,因为损人不利己。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6)

再比如汪小菲和大S的风波,通过汪小菲晒出的料来看,两人早在大S再婚时已然交恶了。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汪小菲都处于一种隐忍不发的状态,直到大S把汪小菲告上了法庭,并将消息透露给了台湾的媒体,汪小菲才开始反击的。理由同上,家丑不可外扬,汪小菲主动向媒体诉苦的话,一样是损人不利己,网友必然会嘲笑其甘当冤大头。

奔跑吧对baby的评价(奔跑吧内娱之痛)(7)

说一千道一万,在公开场合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溢美之词,压根儿与人品扯不上关系,何况是带有表演性质的综艺节目。有一句话叫“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看看吴亦凡便知,曾经也被标榜过优质偶像,实际上却是作奸犯科之徒。

结语

baby此次成为众矢之的,本质上依旧是粉丝互撕的一种表现形式,加上一部分人的人戏不分,从而构成了内娱之痛的闹剧!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