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苦读之成语典故(雅诵书院成语典故系列)

王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六岁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十四岁便能即席赋诗,有“神童”的美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勤学苦读之成语典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勤学苦读之成语典故(雅诵书院成语典故系列)

勤学苦读之成语典故

萍水相逢

王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六岁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十四岁便能即席赋诗,有“神童”的美誉。

有一年秋天,王勃去南方探望父亲,旅途中经过洪都(今江西南昌),刚好遇上阎(yán)都督为了庆贺重修滕王阁落成,大宴宾客。王勃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也受邀参加这场盛宴。

宴会上,阎都督请来宾们为滕王阁作序,大家都客气推辞,只有王勃提笔疾书,一气呵成,写下了一篇构思巧妙、气势磅礴、才气纵横的《滕王阁序》。

序中,王勃写道,滕王阁建筑宏伟,从阁中望出去,雨过天晴,“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是晚霞仿佛与孤单的野鸭一起飞翔,碧绿的秋水和蔚蓝的青天仿佛连成一片,能享受运良辰美景,真是赏心乐事。

然而在这盛会胜景之中,王勃想到自己虽然十五岁就考取功名,然而仕途多舛(chuǎn),又写下了“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意思是崇山峻岭,难以超越,但有谁会去同情迷失于其中的游子;天涯奔波,如随水漂泊、聚散不定的浮萍,偶然相遇,都是流落在外的异乡人。怀念天子而不得朝见,不知道何年才会再受重用。王勃借由文章,抒发他壮志难酬的感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