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

古代有占山为王的说法,是说那些落草为寇的人,长期盘踞在山上,利用险要的山势打劫来往的客商。在许多古装剧中,这些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平时住在山上,有业务时下山来打劫,完事后把胜利果实抬上山。像水浒中梁山、二龙山、少华山、黄门山、清风山、桃花山,都是这样经营着。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1)

这样的山居住成本太高

以水浒中介绍的几座山为例,规模最小的也有四五百人。我们先来算一笔账,假如一个山上全伙人有五百人,按每人住一间房子,就有五百间房,往山上运送建筑材料,古代没有吊车等机器,牲畜也用不上,靠人力往上运,成本何其高,至少相当于在平原建房的十倍。山上适合建房的地方非常少,想开辟出五百间房子的地基,那是相当困难。

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2)

断金亭

再看一下吃饭问题,同样要把肉、菜、面粉、水等运到山上,成本又要提升十倍。特别是水,水往低处流,山上一般没有水,为数不多的水源,只能解决饮用和做饭用,根本没有洗澡和洗衣服用的水。另外还有生活用品,基本上都要靠人力往山上运。这还只是人的基本消费,占山为王肯定有大量战马,养活大量战马,又耗费大量物资。另外马往山上走,非常困难。

还有一个问题,五百人如何解决大小便的问题,如果随意大小便,必然会污染环境,在山上过着臭气薰天的日子。时间一长,传染病一发作,不用官府来抓,全部挂了。如果真要长期居住,就要想办法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运下山。这又得需要大量劳动力。

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3)

挑山工

在古代,物资匮乏,劳动力缺少,要在山上过正常生活,每五百人,至少有二百人无偿上下山运东西。可这些人付出巨大劳动,怎么可能不要劳务费呢?山上不可能天天能打劫到钱,但这笔开支一天也不能少。长期下去,这些山大王必然会入不敷出,住在山上,根本不现实,成本太高,可以说住不起。水浒中许多小山头头领纷纷投梁山,包括燕顺、王英、鲁智深、武松、杨志、欧鹏、史进、朱武等,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撑不下去了。

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4)

鲁智深和武松在二龙山混不下去了,成本太高

水浒中梁山好汉108将,士兵达十万人,如果都生活在梁山上,得耗费多么巨大的物资和运输成本,怎么算梁山上也容不下这十万人马。宋江之所以要招安,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梁山上容纳人有限,不招安将来众家兄弟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三十六人起义,聚义梁山,这个人数是比较合理的,尽管只有三十六人,也不是死守梁山,而是四处流动,不断侵州掠府,“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说明宋江起义全部人员就是三十六人,所以在连云港被官军包围,起义失败。

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5)

历史上宋江起义只有36人

通过历史上的宋江三十六人起义说明,死守一个山头,没有生存的可能性,人少都生存不下去,成本太高,上百人更无法生存。既然这样,为什么有占山为王的说法呢?其实这个占山,不是住在山上,而是借助山来打家劫舍,山是这一伙人的势力范围,靠山吃山,平时住在离山比较近的地方,或许就住在自己家中。有业务时来山上集合,蒙面打劫,完事后再当良民,可能还能种地,做小买卖什么的。如果身份暴露,官府来捉,没办法,藏到山上,利用山林茂密和山势险峻,阻挡官军。

为什么古装剧很少在海边拍(被古装剧骗惨了)(6)

这样的山怎么住人

至于现代各大山上所谓的山寨,有的是真的,但容的人非常少,最多几十人。山寨附近还有居民区,是山上的人平时居住的地方。还有的山寨是后人为旅游事业补建的,以前是没有的。

今日一悟:占山为王,看起来很潇洒,但要是算一下各项成本,他们还是会主动从山上下来,寻找适合居住的环境,山只是他们的一个根据地,在危险时做一个据点藏身,利用山势防守官军,充分利用山的险峻来藏身,平时主动回避山的不利,到平原居住。这就是古代山大王的生存智慧。扬长避短,这种思路,也值得我们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