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游感想(美文长江三峡游记)

作者简介

徐传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毕业于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爱好写作,先后在《山鸣》《大楚英才网》《随园诗词》《乡土文学》《都市作家》发表小说、诗歌、杂文、散文多篇,自己创办有微信公众号《传明往事》。

长江三峡游感想(美文长江三峡游记)(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每当我读起李白这首《早发白帝城》诗词时,都梦想乘船游一回三峡,看一下“万里长江第一坝”,看一下“高峡出平湖”盛世景观。为圆我游三峡的旅游梦,7月2日,儿子乘孙子放暑假的机会,带我们游一次三峡。

7月2日,我们从杭州乘动车至武昌,然后租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从武昌出发沿武荆高速转沪蓉高速直达宜昌。车至宜昌,天降骤雨,因游船是3日上午的,因而我们选择入驻宜昌全季酒店。乘休息空隙我们游览了一下这座水都之城。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是屈原、嫘祖、王昭君、杨守敬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宜昌是长江三峡起始地、三峡工程所在地,拥有水电站468座(含三峡大坝、葛洲坝),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她临江而建,座落于山峦间,依靠隧道连通城市交通,她山峦叠翠,景点密布,许多诗人曾云游于此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

著名景点三游洞,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宜昌也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赵子龙大战长板坡。宜昌也是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多以土家人为主,境内的秭归脐橙、五峰青茶名扬海外。夜晚的宜昌,霓虹闪烁,人们在江边漫步,轻歌曼舞引亢高歌,山峦间霓虹灯像一座座移动的背景屏从身旁闪过。游完宜昌,我们找了一家三峡特色餐馆品尝一下三峡特色小吃。我们点了一个长江鲢鱼火锅、糍粑鱼、土家熏肉及一些时令蔬菜。长江鲢鱼加上宜昌土制辣椒酱烧制加上一点泡椒,鱼肉鲜嫩,汤鲜味美。土家熏肉白里透红,香而不腻。

长江三峡游感想(美文长江三峡游记)(2)

7月3日,我们驱车赶到宜昌第九码头,乘坐旅游大巴前往三斗坪。车窗外翠绿的山峦,秀丽的村庄,宽阔的江面,交织的高架,构成一幅三峡的山水画。车至三斗坪,我们登上三峡游轮九号轮。九号轮共分四层,每层都有独特的装饰风格,为了观景我们选择四层观景平台。遥望前方三峡大坝,巍然矗立。遥看两岸,山峦叠嶂,白色的村庄点缀在山峦间,江风拂熙,吹走了六月炽热。大山的裸露的峭壁上,仿佛像一幅幅挂壁画回放着三峡前世与今身。犹如3D电影不断地回放,有昭君出寨,有李白、苏轼乘舟游三峡;有张自忠将军率军抗倭冠;有葛洲坝人开山劈石修路架桥筑坝。宽阔的江面上百舸争流,游船泛漪。

悬崖峭壁间,一条条土家风雨廊沿江而建,悬空索道飞江而过,像征着白帝城的土家楼建在三峡人家景区。临进葛洲坝,过江船闸、电厂、溢洪道、冲砂闸巍峨雄奇气势磅礴。游船排队过船闸,不一会轮到我们过船闸,随着第一道闸门的开启,游船缓缓驶入船闸,随着第一道闸门的关闭,第二道闸门的开启,游船平稳下降,许多游客举起像机和手机记录这一幸福时刻。船过葛洲坝,经过半小时的航行,我们到达第九码头,我们拾阶而上,沿途看见码头工人背包、拉纤、帐房先生记账的雕塑,耳边回荡着《船工号子》的乐曲,随着乐曲的终止,我们结束了一天的三峡之旅。

三峡之旅,游在山水,见证奇迹。那巍峨的两坝锁住了长江蛟龙,那挂壁栈道展现了土家风情。三峡之旅,快乐之旅!

长江三峡游感想(美文长江三峡游记)(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