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古建筑遗址(甘肃古建筑张掖鼓楼)

张掖古建筑遗址(甘肃古建筑张掖鼓楼)(1)

张掖鼓楼,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中心。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记记载,初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 年),原名镇远楼、靖远楼。清顺治五年(1648 年)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 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又有两次修缮。现存建筑为光绪二十四年(1899 年)重修。

鼓楼平面呈方形,由台基、楼台、两层楼阁组成。底部台基边长 32 米,高 9 米,夯土外包青砖筑成,楼台四面中间均开拱券形门洞,可以通行,四面门洞上方嵌有砖刻匾额,东面为“旭升”、西面为“宾晟”、南面为“迎薰”、北面为“镇远”。楼台地面铺设青砖,四周砌筑女墙,高 1 米。台面中央建两层木构楼阁,三檐歇山顶,四面门楣上悬挂木质匾额,上层檐下匾额东面为“九重在望”、南面为“声教四达”、西面为“万国咸宾”、北面为“湖山一览”。下层檐下匾额东面为“金城春雨”、南面为“祁连映雪”、西面为“玉关晓月”、北边面为“居延古牧”。

墩台顶部东南角悬挂一口唐代铁钟,钟身自上而下口沿向外侈,呈喇叭状,通高 1.3 米,口径 1.1 米。钟身铸3层纹饰图案,每层又分为6格,上层6格内铸飞天像,飞天头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跣足,手拿花束。中层和下层铸四神纹,中层为朱雀、玄武,下层为青龙、白虎。

2006 年,张掖鼓楼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号6-799)。现由甘州区博物馆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竖立有文物保护标志碑,保存有历次保护维修档案资料。2009 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甘肃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政发[2009]3 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楼台基座四周 30 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70 米以内。”

(甘肃省文物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