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鸡胸肉不吃鸡蛋(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大多都饲养过鸡,养鸡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它可以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吃不完的剩菜剩饭,以及瓜皮果屑加以充分利用,减少投资成本,还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放心鸡肉,倘若是养得多,还可以拿到市场去变现,既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还能增加收入。

鸡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吃的食物很广泛,既能食绿叶类植物,比如青菜、绿草、树叶,又能吃谷类、玉米、小麦等粮食,还可以吃昆虫、小石子等杂物,真可谓“鸡不择食”,但是在鸡吃的众多食物中,它似乎对豆类作物不感兴趣,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

为什么要吃鸡胸肉不吃鸡蛋(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1)

豆儿是鸡的舅舅,显然不靠谱,但是鸡不吃豆却是真的,那么鸡为啥不吃豆呢?我想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生的豆类作物含有抗胰蛋白酶

生的豆类作物,尤其是黄豆,里面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因子,它能仰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使豆类作物很难分解成动物可吸收利用的各种氨基酸,因此鸡吃了生的黄豆,是很难消化吸收的,不光是鸡,即便是其它动物,包括人类也是一样,如果摄入过多的生黄豆,消化系统一定会出现问题。

但是生黄豆经过加热处理后,抗胰蛋白酶就会被破坏,从而使吸收率大大提高,所以经过高温处理的豆类作物,譬如,豆粕、豆饼,鸡吃了是非常有营养的,而且根本不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其实豆类作物富含很高的蛋白质,加热处理制作出来的豆制品,营养成分相当高,人或其它动物吃了,只能是越长越壮。

为什么要吃鸡胸肉不吃鸡蛋(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2)

二、豆类作物吃到胃里会膨胀

大家知道鸡是没有牙齿的,所以的食物都是吞咽到鸡的嗉囊里,然后经过在嗉囊里发泡,软化后,又被输送到鸡的第二个胃(鸡胗)进行分解消化,因此,鸡是有两个胃的动物,每个胃都有不同的分工,而豆类作物一旦进入嗉囊,经过发泡后,体积就会增加到原来的三、四倍。

因此,鸡吃到豆类作物后,在嗉囊里的豆子就会慢慢的膨胀起来,如果数量够大,嗉囊里的豆子就会把鸡活活撑死,当然有部分食物可能被传送到第二个胃里进行分解消化,但是豆类作物在消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气体,同样会引起胃部的膨胀,在两个胃的共同发力下,鸡的生命只能是命悬一线了。

为什么要吃鸡胸肉不吃鸡蛋(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3)

三、豆类作物光滑的表面不利于分解消化

鸡有两个胃,嗉囊负责储存、发泡食物,真正起分解消化的作用的,还是带有沙囊的胃(鸡胗),在经过第一个胃发泡后,这些没有嚼碎过的食物被传送到真正的胃里,然后通过肠胃的蠕动,以及借助胃里的小石子、硬件的小物块,共同施力,才能把这些食物分解消化掉。

而豆类作物的表皮一般都比较光滑,鸡是通过吃一些小石子,硬性的小物块来分解食物的,表面光滑的豆类作物,在分解的时候,无法对它施力,一旦受力它就会避让开来,因此,鸡吃了这些光滑的豆子,同样面临消化不良的风险。

为什么要吃鸡胸肉不吃鸡蛋(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4)

结语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都可以威胁到鸡的生命安全,所以鸡是不会轻易触碰豆类作物的,不过在我们饲养鸡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鸡胆子不小,它会时不时的啄上几粒豆子吃,而且是偏小或者是破成碎块的那种,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少量的摄入豆类作物,并不会有多大的妨碍,但是吃多了,安全隐患就来了。

为什么要吃鸡胸肉不吃鸡蛋(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5)

有人做过实验,把玉米、小麦、高粱、谷子,豆类作物放在一起喂鸡,鸡只是吃其它粮食作物,绝对不会去碰豆子,这就充分证明,鸡对豆类是不感兴趣的,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好奇,鸡的头脑又不发达,它是如何知道吃了黄豆会要命的,其实这是一种长期进化的结果,就比如小猫长大后自己会捉老鼠,燕子喜欢亲近人类,这在娘胎里就赋予它们这样的遗传基因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