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1)

诗鬼的一首鬼诗——浅说李贺《苏小小墓》

说李贺是“诗鬼”“鬼才”,不仅是说他英年早逝,人生路程仅仅27年;也不仅说他才华横溢,堪与“天才”比肩;大概还有他爱写鬼诗的原因吧。在他存世的两百多首诗歌中,描写鬼魂的诗篇就有十数篇之多,《苏小小墓》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全诗如下: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翻译如下:

墓前兰花的露珠,那是你啼泪的双眼。

不能结成同心,烟花又何须剪。

绿草如软垫,松树如盖伞。

微风飘拂是你的衣裳,水流叮咚是你的珮环。

精美的油壁香车,夕阳下等主人登乘游览。

磷火如同冰冷的绿烛,徒劳的光一闪一闪。

飘然西陵而去,只有风吹雨寒。

苏小小事迹不见于史册,据《玉台新咏》载隋无名氏《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序言说:“《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2)

唐代也有许多诗人写过有关苏小小的诗,综合这些诗文所透露的信息:苏小小,杭州著名的歌舞伎。此之“倡”“伎”,是指以歌舞为职业的人,非后之倚门卖笑之娼、妓也。她美艳袅娜,姿容妙曼,多才多艺,温柔善良,但婚姻不幸,年轻即殁,一生短暂却芳华灿烂。

虽然我们不知道苏小小更多的信息,但美女多是有故事的人,何况多才多艺、年轻温婉兼有一段花残月缺的爱情婚姻呢。于是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感动着无数文人,李绅说(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可见唐朝时就有很多关于苏小小的传说。

公元813年,李贺前往潞州投奔好友张徹,因无法得到昭义军节度使郗世美的重视,寄人篱下近2年后,遭逢人生事业第二次打击的他毅然辞归。公元815年,26岁的李贺遍游江浙一带,游览苏小小墓时引起他共鸣。这首诗当写于此时,离他自己去世仅隔一年。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3)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丰富的联想,描写苏小小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的鬼魂的形象,内容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四句,描写苏小小的形象,揭示其爱情悲剧

全诗首先著一“幽”字,既呼应标题的“墓”字,也奠定全诗 “凄清哀怨”的基调。紧接着诗人聚焦于苏小小的眼睛,这是最能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的地方,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接下来的两句诗特地点出其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也是揭示“啼眼”的原因:悲剧性的爱情。这是全诗的中心。

“同心”即同心结,一种状如两心相连的装饰品,是古人表达爱情的信物,一般用丝织品也可用柳条花朵等植物编织而成。如南朝梁武帝《有所思》:“腰中双綺带,梦为同心结。”卢纶《古艳诗》:“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刘禹锡《杨柳枝》:“如今綰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情郎已别,鱼沉雁杳;欢情犹在,良缘顿失。打击之大,对于一个弱女子而言,是致命的。这是“无物结同心”的基础,也是她为何没有青春美少女常有的柳眼、媚眼、笑眼、嫮眼而是“啼眼”的准确说明。“烟花不堪剪”,没有爱情的滋润,再美的花也会凋零;不编同心结,剪下花朵又作何用,又有何意义呢?一句话深刻揭示出遭受爱情挫折的女性心理及其绝望无助的形象。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两句形式上还有值得我们注意的三点:

一、这是全诗唯一的五言句式。诗不长,计14句。除这两句特别醒目的五言外,其余都是三言,不排除诗人有特意提醒阅读注意之目的;

二、这是全诗唯一的心理描写。全诗均用第三人称口吻客观描写人物外形和景物,唯独这一联心理描写是设身处地借用抒情主人翁的口吻,改用第一人称直接向读者倾诉自己哀怨的心理;

三、这是全诗唯一通过议论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全诗感情的抒发多用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间接手法,含蓄隽永。而这一句直抒胸臆,坦白率真,是为苏小小明确宣示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看法,无异于发自灵魂深处的真情独白。

综上所述,这一联实为传递全诗主旨的诗眼。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4)

第二部分为中间六句,描写苏小小的服用

第二部分仍紧扣“墓”来表现苏小小鬼魂的特殊服用:“草、松、风、水”都是墓地周围景色,但诗人通过联想与想象与“茵、盖、裳、珮”结合起来,这是从侧面烘托苏小小姿容的美丽。如果说“草松风水”都是眼前景物的话,那么油壁车则是诗人据苏小小的传说而引起的联想了,它不是眼前景,而是心中物。诗人设想苏小小生前乘坐的油壁车,现在一定仍然伴随着主人左右随时待命。这一段描写有色、有声、有静、有动,让人目眩神迷地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立体质感的鬼魂形象。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5)

第三部分为最后四句,描写苏小小的出行和失望

这一段紧承上段的“油壁车,夕相待”,写苏小小乘油壁车重回西陵下,那是他昔日结同心的地方,也是让她失望的伤心之所。西陵下是个什么景象呢?幽绿的磷火不断闪烁,它不过是徒劳的光彩。“冷”渲染了阴冷凄凉,这是对外界的感受,也是内心的写照。“劳”表明她的理智,“风吹雨”既增加了全诗凄美诡谲的气氛,也暗含结同心的落空。爱情并非磐石坚,早已风吹雨打去。她痴情地期盼着与意中人情结同心,那是封建时代的女性对举案齐眉的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但残酷现实打碎了她人生的美好追求。结尾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她惆怅虚空和绝望孤独的内心情感。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6)

爱伦坡说:“文学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切美好事物的消失,都会引起人们的叹惋怜惜。李贺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苏小小的深切同情,也婉转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出李贺的影子。他们都具有多才多艺、真诚善良、追求美好、期冀幸福的共同点。前者归于幻灭,却已灵魂不朽;自己前程未卜,能否青史留名?我们从中感受到诗人芝焚蕙叹,物伤其类的满满的感慨和悲哀。

这首诗依据苏小小墓景地色描绘其鬼魂形象,读者丝毫不觉得阴森恐怖,反而充满了绮丽浓艳的美感。之所以如此,恐怕与全诗从意境到内容都借鉴学习了屈原《九歌·山鬼》不无关系。杜牧评李贺诗为“骚之苗裔”,僧道潜说他:“风骚似屈宋,妙处相颉颃”,看来诗人这种唯美的浪漫主义源头可以追溯到屈原楚辞已经形成了共识。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7)

在诗歌发展史上,三言诗极少,先秦多为民间俚俗歌谣,如《史记》引用的《颍川儿歌》:“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最早有作者记录的创作大概是《广川王去为陶望卿歌》:“背尊章,嫖以忽。谋屈奇,起自绝。行周流,自生患。谅非望,今谁怨。”最著名的诗人创作应该是鲍照的《代春日行》,全诗三言22句,兹不赘述。更多的三言句式则是作为古体杂言诗中参差错落地使用数句而已。像李贺这首诗以三言为主,间以两句五言的形式,还是比较罕见的。

三言诗因其节奏短促,文字过简,不利于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明显的不足限制了这种形式的发展。然而,李贺却在这首诗里知难而上、运用自如,既有生动描摹、也有准确记叙,更有直白的议论和不着痕迹的抒情,其驾驭语言的能力之强,令人叹服。他敢于另辟蹊径,难中求新,可见具有强烈的求奇创新意识。

这是一首古体诗,用韵较为奇特,似在若有若无之间。全诗四句一韵,最后两句单独成韵,合计共换四韵。除了第十句“待”和第十二句“彩”用上声十贿韵,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押韵外,“眼、剪”和“盖、佩”四联,各自差可算作押邻韵;结尾的“雨”单独成为孤韵。

虽说古体诗押韵宽泛自由,但还是有一定之规的。像这首诗,诗人完全跳出束缚,听任感情的洪流奔涌而下,不再注意押韵是否规范、和谐等音律形式,这是李贺诗歌创作的一次大胆突破,甚至可以看做他的一次讲究节奏淡化押韵的自由体诗歌创作实验。

诗鬼的一首鬼诗,竟然暗合了“诗歌的主题是美女之死”的艺术规律(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