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多严重

重庆晨报记者刚刚从杨婷的家人和好友处获悉,在巴厘岛患病后乘医疗专家回国治疗的重庆好司机杨婷,20日上午因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据悉,回国至今,杨婷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西南医院曾组织专家会诊,但最终仍未见好转。杨婷曾经在自己工作的公交车上救人一命,而她在巴厘岛患病后,得到了无数人的关心和帮助,得以回到重庆继续治疗,最终落叶归根。

愿一路走好!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多严重(1)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发病率越来越高。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多为机会性感染,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少数可急性发病。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不易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属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误漏诊。

隐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包括从无症状、局限性肺部感染到播散性疾病。播散性疾病可以累及机体任何系统,最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脑膜脑炎及颅内局灶性肉芽肿。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多严重(2)

脑膜脑炎的典型表现为严重头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可伴随精神状态改变、人格改变、发热、昏睡及昏迷;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积水(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视乳头水肿、突发感音性聋、颅神经麻痹、运动感觉障碍、小脑功能障碍和癫痫等。

从近年来的一篇论文中得到的数据显示,在脑炎的临床表现中,有很多的重合项,所以此病的误诊率是相当的高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往往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极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所以当医生疑似患者行抗结核治疗无效或者患者病情不轻反而加重的患者应考虑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可能。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多严重(3)

对比数据

那么作为医生,如何避免漏诊误诊呢?
  • 详细地询问病史,对反复诊治不愈的脑膜炎提高警惕;

  • 合并基础疾病(如SLE、肿瘤等)者,切忌单纯用原发病颅内浸润解释;

  • 多次、多部位(腰池、小脑延髓池、侧脑室)穿刺采取脑脊液,寻找隐球菌;

  •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或抗体可检出部分反复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均阴性的患者;

  • 临床表现为单纯脑实质损害,其他疾病难以解释者可考虑脑活检;

  • 颅内高压征突出或呈明显进展性、视乳头水肿明显、早期出现视力听力损害、影像学检查以脑积水或脑室扩大为主者,支持本病的诊断。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是发现新型隐球菌,检查方法包括脑脊液涂片、病理学、细菌培养或荚膜抗原检测,在确诊之后的及时治疗是此病改善预后的关键,很多病人就是因为误诊漏诊甚至是延误时机而错失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标准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包括诱导治疗期(2周)、巩固治疗期(8周)和维持治疗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被确立为最佳治疗方案,但二者均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所以,治疗过程中应当对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监测。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多严重(4)

图片引用自丁香园

给出两份治疗统计数据:

23例患者均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采用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静脉滴注治疗,其中部分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及地塞米松鞘内治疗,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以及脑脊液等相关检查;2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死亡2例,2例患者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 2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结果院外误诊15例;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13例;治愈、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以发热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点,反复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 --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饮食以及护理该怎么做?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多严重(5)

流质食物及护理工作

在所有疾病护理中,饮食是关系到病人自身免疫力提高的关键点,同样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得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其重点在于有效进食和高营养高热量,护理工作也是要注意很多,其具体如下所示:

  • 妥善固定留置鼻饲管,保证有效进食

  • 定时鼻饲管高蛋白维生素高热量的营养餐

  • 保证每日的输液量

  • 鼓励自己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 睡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 加强翻身扣背适当按摩

  • 每日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

  • 静脉输注刺激性药品时注意做好静脉保护

本文数据引用:

  • 2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24 例临床分析

  •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101例临床特点及诊断

  • 图片来自丁香园,见扩展链接处丁香园原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