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曹操的评价(可敬的奸雄论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曹操的评价(可敬的奸雄论三国演义)(1)

庞光华教授《可敬的奸雄—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正面形象》

   五邑大学文学院庞光华教授 详文参考《可敬的奸雄—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正面形象》山东大学出版社《中文研究论集》2019.11   

  提要:《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概念和标签来评论曹操。鲁迅对《红楼梦》以前的小说的人物形象的概括是不正确的。本文详细考证了《三国演义》中体现曹操的英雄形象的十多个细节,有助于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本文的立论完全立足于考证,而不是基于印象和感觉。

  关键词:曹操 奸雄 英雄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时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一班文官,进献诗章。诗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之意。曹操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

  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

  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众人皆起拜曰:“虽伊尹、周公,不及丞相矣。”

 这说明曹操只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并不想代汉称帝。

  所以众臣颂扬曹操为伊尹、周公不能及。

  事实上,曹操并不是以假话敷衍众官,他至死没有称帝。

  这样的情节总不能说曹操也是坏透了。

  参考文献:

  第457-458页。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收入《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曹操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帝称王!’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

  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