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大乱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三国归晋之后战乱)

热热闹闹的三国鼎立虽然只有短短的60年,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道不尽的“三国故事”,这无疑是托《三国演义》的洪福,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国时期大乱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大乱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三国归晋之后战乱)

三国时期大乱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

热热闹闹的三国鼎立虽然只有短短的60年,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道不尽的“三国故事”,这无疑是托《三国演义》的洪福。

于是,民间对三国归晋之后历史的关注度几乎是自由落体般地下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国归晋之后的历史比三国鼎立要复杂多了,司马家族干翻了曹家,创建了西晋王朝,但是这个看似很牛叉的王朝,竟然只存活了37年。

虽然西晋王朝也缔造了“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但是非常抱歉,那只是昙花一现。西晋王朝的37年中,16年都在打内战,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王之乱”。

等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打得七荤八素差不多的时候,诸如匈奴、羯族、鲜卑等原本受控的游牧部族都开始挑战中原于是五胡十六国上演了,泱泱帝国烽烟四起,直到数百年之后杨坚出场,创建大隋王朝才算是回到了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历史上那场令人无语的“八王之乱”。

司马懿父子俩干翻了曹家之后,作了必要的历史经验总结,司马家族认为曹操后人之所以会丢了天下,是因为他们没有重用曹家人,放弃了宗亲,所以才会落得这个下场。

既然如此,那么我司马家族想要长盛不衰,那么大肆任用司马家族的人就可以避免悲剧重演,于是晋武帝司马炎一口气封了27个诸侯王,而且还给予他们兵权,大一点的诸侯国可以佣兵5000,小一点的可以佣兵3000。不仅如此,西晋王朝还允许诸侯王在自己的土地上收税,高度自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很显然,司马炎是矫枉过正了,老谋深算的司马炎可以平衡诸多诸侯王与朝廷的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的接班人也能这么玩。

历史有时候也非常幽默,将曹家玩得团团转的司马炎却闭着眼睛立了一个IQ有问题的太子: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二儿子,由于长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为了长子,本着立嫡立长的基本原则,司马衷成为了司马炎的太子。

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傻子皇帝”司马衷隆重登场。

老谋深算的司马炎煞费苦心地安排司马衷的外公杨骏,司马衷的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

司马炎认为这俩人分别代表着外戚和内亲,是可靠的,这一安排是靠谱的,只要司马衷不兴风作浪,西晋王朝是可以顺风顺水继续玩下去的。

但是,两脚一蹬,双眼一闭之后,这个世界就发生了一些暗流涌动般的巨变。

首先是外公杨骏联合皇后贾南风将叔父汝南王司马亮给彻底踢出局,想要自己独揽大权摄政。紧跟着,司马衷的皇后的贾南风不干了,老公虽然是傻子,但我好歹是皇后,怎么会轮到你这个外戚当权呢!

贾南风玩了一招大的,以皇上的名义给诸侯王楚王司马玮下诏,让楚王带兵前来勤王,于公元291年楚王司马玮带兵来朝将杨氏灭门。

但是,贾南风的这一招开了一个“诸侯王带兵入朝干政”的坏头,西晋王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贾南风是个人精,杀了杨家之后,她也意识到自己根基不稳,不一定可以完全执掌大权,所以她装模作样地将汝南王司马亮请来朝廷主持朝政。

贾南风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汝南王司马亮这个人比较正直,做事也是很务实,一定会对自己知恩图报,然后自己躲在幕后操纵一切即可。

但是等汝南王司马亮就位之后,贾南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个汝南王司马亮干事很务实,但是也很认真,自己根本就操控不了。

既然操控不了,那么就必须废了,最好的“废掉”方式就是杀了。

于是楚王司马玮被再度启用,他按照贾南风事先安排的说辞,告了司马亮一记黑状,然后让其带兵直接杀了司马亮。

杀了司马亮之后,贾南风翻脸不认人,说楚王司马玮私杀朝廷大员,宗族王爷,于是将楚王司马玮也给杀了。

借助司马亮和司马玮这两颗重量级的人头,贾南风算是彻底把持了朝政,于是贾家人都鸡犬升天,西晋王朝暂时姓贾。

贾南风把持着朝政期间,干了一件令所有人都万分愤慨的事情:杀了太子司马遹。

原来,司马遹,是司马衷和宫女谢玖所生育的长子,这个孩子在京师的口碑极好,甚至被称之为神童。

这么一个太子如果将来接班了,还能有贾家什么事,于是在这一想法的支撑下,贾南风于公元300年4月直接调动禁军抓了太子,并将其处死。

贾南风公然杀太子之事所引发的轩然大波几乎就是西晋王朝灭亡的开端。

赵王司马伦,带兵直接杀入了京城,成功地铲除了贾家。

如果赵王仅仅只是止步于此,那么也不至于动摇王朝的根基,但问题是他杀了贾南风一行之后,竟然公开地逼司马衷退位,自己称帝了。

赵王司马伦的行为无异于给天下诸侯王做了个榜样:只要你实力足够雄厚,只要你能带兵杀入京师,那么你就可以当皇帝。

这个诱惑太大了,诸侯王们都看见了,都开始流口水了。

司马伦根本就没有治国的才能,当了皇帝之后,急吼吼地放纵下面人去抄家,去抢劫,于是京师有权有势的大臣们都人心惶惶。

在这一背景之下,京师的权臣们都开始自找门路,开始向地方上的诸侯王们求助求救,或者是释放某些信号。

于是,在司马伦当了两个月的皇帝之后,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囧、成都王与河间王三兄弟就联合起来造反了。

司马伦干不过这三兄弟,于是兵败被杀,被废黜的“傻子皇帝”司马衷被重新推到了皇位上。

司马衷虽然被复位,但是谁也拿这个傻子当皇帝,更要命的是他已经没有儿子了,只能从弟弟中去选拔接班人。

于是,围绕着接班人之间,已经杀入京师的齐王司马囧、成都王与河间王三兄弟开始内部火拼,司马囧兵败被杀。

眼看着京师洛阳如此热闹,长沙王司马义也凑上来了,趁着司马囧、成都王与河间王三兄弟火拼之际,他也带兵进京了,坐收渔翁之利,控制了局面,成为了京师的实际控制人。

长沙王司马义座位还没捂热,诸侯王司马颖也带兵杀到洛阳来了,双方在洛阳大干了一场,双方共计投入了50万人的兵力参与会战。

结果,司马义胜出,司马颖兵败滚出了洛阳。

司马颖正郁闷的时候,公元303年7月,诸侯王司马越带兵杀向了京师,结果被郁闷的司马颖揍得满地找牙。

惨败的司马越干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蠢事:找外援,向鲜卑、乌桓、匈奴等游牧部族借兵。

司马越的确借到兵力了,但是这些人来中原以后就没打算再离开,五胡乱华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了。

公元303年八月,司马越在外力帮助下,终于搞定了司马家族的兄弟们,劫持了晋惠帝司马衷,随后将其毒杀,并立其弟弟司马炽为帝,史称晋怀帝。

从司马懿到司马衷,这才短短的4代人,以司马懿,司马师为代表的两代人在夺权,司马炎在嘚瑟,司马衷在发呆,司马衷的兄弟们发起了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就这样歇菜了。

但是参与夺权的这些诸侯王们一定不曾料到,他们手足相残16年,换来的是一场空。

由于持续多年的战乱,以及司马懿的这些后人们的胡作非为,导致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这些都是西晋的这些诸侯王给逼迫的,如他们曾经一次性抢掠2万名妇女,一番奸淫之后,全数抛弃扔进河里淹死;再如,军粮匮乏的时候直接四处抓平民杀生充当口粮等等。

在诸侯王们不遗余力的折腾下,原本繁华富庶的北方一片荒凉,廖无人烟……

随着四处而起的农民起义,前来参战的匈奴人,乌桓人等游牧部族也乘势作乱。公元304年,匈奴大单于刘渊在山西起兵,自称国号为“汉”,对西晋王朝发起了攻击,此时此刻的晋朝已经不堪一击。

7年之后的公元311年,匈奴“汉”杀进了西晋京师洛阳,俘获了晋怀帝,西晋王朝迁都长安,另立晋愍帝苟延残喘。

5年之后的公元316年,匈奴再度攻破晋朝京师长安,将晋愍帝也俘获了,西晋彻底歇菜。

在匈奴“汉”的影响下,其余各游牧部族纷纷建国,瓜分中原,这就是历史的五胡乱华。

西晋亡国之后,宗室后裔尚存的5个诸侯王率领一部分贵族渡过长江,向南迁徙,这就是所谓的“五马渡江”,他们建立了东晋王朝,拥立司马睿为帝。

东晋的建立,也就是南北朝对峙的开始,南北朝那一段历史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下次有空我们简要梳理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