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专职巡防队伍:构建大巡防体系

近年来,安徽休宁县公安局在县委、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勤务机制改革、创新警务管理模式,全面加强巡逻防控、有效打击违法犯罪,着力打造“网格化布警、一体化巡处、扁平化指挥、规范化处警”的动态巡防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无盲区的大巡防体系,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筑牢“平安休宁”建设稳固基石。

组建专职巡防队伍:构建大巡防体系(1)

全警在发力

休宁县公安局持续推进打防管控新体系建设,时刻做到“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根据治安特点,在县城中心城区划定2个防控圈,以休宁县公安局第一警务站为依托,最大化前置警力,严格落实“1、3、5分钟”快反机制;将农村地区划分为6大片区,由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执法站、警务室相互协作、形成策应,共同承担巡防职责,做到科学布警、显性用警。

该局遵循“将办公室设在警车上、摆在街面上”这一理念,对学校、车站、广场、商圈等人员密集地、治安薄弱区、隐患多发处的重点巡防部位,做到时时有警在、事事有人管。交通事故首先到场的可能不是交警,突发警情首先介入的不一定是派出所民警,“就近先期处置”已成为接处警工作的一种常态,处警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通过不懈努力,2022年以来全县打架斗殴、黄赌、盗窃类警情均下降30%,道路交通四项指数全面下降,社会大局保持持续安全稳定。

组建专职巡防队伍:构建大巡防体系(2)

全民共参与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平安创建、人人有责”。为快速实现警民共建的平安蓝图,休宁县公安局围绕“公安主导,社区联动,居民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主导思想,不断推进“休宁义警”建设。经过不断发展,“休宁义警”队伍已从2019年成立之初的不足百人壮大到现如今的1325人,“蓝天”、“山越”、“老兵”等专业救援力量的不断加入,快速提升队伍的实战应急能力,逐渐形成双警联动的巡逻防控、布控查控新格局。

义警参与城区街面巡逻形成常态机制,农村地区成立多支由党员、义警、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联防队伍。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把触角延伸到村街社区的每个角落,着力在主动发现隐患、净化社会面治安环境发挥积极作用,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2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民警+义警巡逻2000余人次,期间救助群众40余人次,现场调解纠纷19次,提供案件线索11件。“休宁义警”鲜红的旗帜始终在社会治安的前沿阵地迎风飘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一方热土,践行着“家园建设有我”的口号,为净化社会治安、共建平安休宁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组建专职巡防队伍:构建大巡防体系(3)

平安看得见

“随时能看见警察,就觉得特别安心!”这是群众最直观的感受,“才报完警,你们这么快就来了!”这是群众最佳的认可,“幸亏有你们在这里,不然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这是群众最好的褒奖。据统计,2022年以来,该局街面巡控警力先期处置交通事故60余起,救助伤员20余人次、救助走失老人30余人次、寻回迷路儿童40余人次、帮助寻回身份证等财务80余件,开展各类安全宣传3000余人次,极大提升见警率、管事率,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每一次快速到场、快速处理、快速解决,都是民警“辛苦指数”向群众“平安指数”的有效转化。

平安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是和谐的稳固根基,只有让群众看得见、让群众找得到、让群众能依靠,才能体现公安的为民本质。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公安工作先进县公安局”、群众安全感由全省下游跃居全省前列是骄人的工作成绩,也是不断向前的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休宁县公安局将踔厉奋发、笃定前行,完善构建有力有效的大巡防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创造平安、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社安徽记者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