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

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1)

汝等存心,秉如来到,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

一定要存心立志发愿,在我过世之后,把这个法门传给修持的人,使一切众生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界的意见最多了,一切观念、修持的错误都是“见”的问题,见解的错误,就是所谓“见浊”。执著于个人见解,变成了“见”魔。这个法门传给修持的人,不要让大家见魔。那样的话,是自我造孽。

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你们要把修持的路子告诉大家,使大家不要走错了路,走错了路不得了。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

“精真”就是本性,生命本来的这个东西。觉那个“本觉”,并不是另外得到一个东西,觉我本来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本来清净的。

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不是没有生死,只是生死无妨,不留不碍,没有关系。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

一切众生本觉妙明,因为妄想而发生器世间。器世间,就是物理世界。真正的佛法是纯粹唯心的,物理世界是心的功能变化的附属部分。

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照镜子的时候,问我的头到哪里去了?他认为镜子里有一个头,可是哪个人见过自己真正的头?

妄元无因

妄想本来是空的,妄想是无根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妄想本身,非因非果,还怕它什么妄想!你如果有本事想妄想三天三夜,专门妄想,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静坐的时候去赶妄想嘛!

于妄想中,立因缘性。

妄想生成的过程中,妄念自己没有本因,必须由外相而引起的。唯识“依他起性”,必须有一个外方缘故(他方)的缘故才能引起。讲外界的话,依照第六意识来讲,你自己也是外界,六识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也是外界,四大也是外界。依照第八阿赖耶识你的四大,你的意识分别,本来都是外界。

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2)

迷因缘者,称为自然。

对因为由于一个外相缘故而引起的妄想,这叫做自然。这个和老子的自然,和印度的自然是不一样的。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太空是属于“七大”的范围,是物理的东西,是唯心的心性所附属的一个现象。何况我们还是因缘所生法的,还是太空物质世界中,学问是太空里头的地球,地球里的世界,世界里的人类是地球上的爬虫,人的脑子里头所构成的幻想而已。所以“众生妄心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

你知道妄想起来的那个知,说妄想是因缘所生,如果你明白了妄想自性本空,说妄想是因缘所生,本来就是空的嘛!

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3)

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对于那些认为这些生命的心理根源,是因自然而来,就更不要谈了。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五阴虽然不同,但都是一个大妄想。

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这五种感受的阴境,就是五种妄想的形成。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

你们如果想知道它们的构成的因素和范围的话,现在我告诉你。

唯色与空,是色边际。

色阴,“形”或“相”的呈现,就是色;相对于“色”的呈现,那就是色的消失,也可以说是一种“空”。由于这个“空”是物理世界的空,或者心理概念上的空,严格说,也是一种“相”,是“空”的“相”,所以仍然属于色阴的范围。

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4)

唯触及离,是受边际。

受阴,我们的受一碰、一离,是受阴范围里两大现象,这是大原则。大家注意与朋友分离,心里很难过,不是这个触,而是“想”所构成的触。所以五阴,错综复杂,像中国算命讲五行。

唯记与忘,是想边际。

在想阴的范畴,有记得和忘记,两大作用形态的呈现。

唯灭与生,是行边际。

在行阴的范围里,则是“生”“灭”两大相对作用形态的呈现。

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识阴,湛就是澄清,心境到了澄澄青青,空灵一片。进入自性本体的,了无所有的,澄澄湛湛的境界,就是“湛入合湛”,这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性的范畴。

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5)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

五阴的根源就好像中国文化的五行,非常麻烦和复杂。五大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修道则“灭从色除”,先在身体上想办法,如果身体的障碍除不去,五阴脱不掉,没有用的。打坐这里不舒服那里舒服,转来转去都不出这个身体。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五阴的解脱是一步一步来,是科学的。顿悟是见地,渐修是讲修证。见地真到了,后面修持的事相就必定一道。见地到了,也正好修行。

这本书重点在修证。前面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是讲见地,后面统统讲修证的方法。渐修离不开顿悟,顿悟也不离渐修。

南怀瑾讲成佛了还受因果吗(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8讲)(6)


以下是往期讲座

《如何修正佛法》第一讲(1)释迦牟尼悟道是悟的什么?

《如何修证佛法》02 第一讲(下)解脱和悟道、见地修证与行愿

《如何修证佛法》03《楞严经》的秘因、七处征心、八还辨见

《如何修证佛法》第4讲 八还辨见、五十种阴魔、色阴

《如何修证佛法》音频第5讲 走火入魔、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如何修证佛法》音频第6讲 行阴、识阴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音频讲座第7讲 水老鹤、识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