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

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想必大家都应该学习过一篇文言文,名为《周处除三害》。周处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良少年”:喜欢和别人打架斗殴,到处搞破坏,堪称是家乡地区的一大恶霸。

不过,周处的本质并不是很坏,他良知尚存。当周初意识到乡亲们对他的行为深恶痛绝之后,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地悔恨,于是就萌生了改过自新的念头。

在陆机、陆云兄弟二人的勉励之下,周处一改昔日之所为,对自己严格要求,获得了当时人们的认可,也被后世的人们所赞许。(不然他的故事就不会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了。)

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1)

上一个段落是对课本内容的一个复述。不过,如果我们对课文中涉及的三个人物(也就是周处、陆氏兄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阅读更多的相关史料,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课本之中,那么,相信大家会发现:原来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各个都是大佬啊。不信,大家就接着往下看吧。

先说陆机、陆云兄弟。他们的父亲名叫陆抗,乃是三国时代后期东吴首屈一指的名将。公元272年,吴主孙皓突然召驻扎在荆州西陵的步阐进京朝见。步氏家族驻扎在西陵地区已有几十年之久。步阐认为,自己毫无过错,此时却突然被孙皓召见,肯定是因为孙皓对自己起了猜疑之心。这么一来,一旦他步阐离开了西陵,进入京师,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步阐越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就越是觉得胆颤心惊。

为了自保,步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派使者向北方的西晋请降。晋武帝司马炎爽快地接受了步阐的投降,给他加官进爵,并且派兵去接应步阐,帮助他抵御吴军的进攻,伺机攻取荆州。荆州局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吴主孙皓命令陆抗带兵抗击晋军。

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2)

从地图上看,荆州位于江东的上游,与江东政权的安危息息相关。一旦江东政权不能控制荆州,那么长江天险也就纯属摆设。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西陵之战的重要意义所在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陆抗此时肩负的责任,其实还是颇为重大的。

此时的荆州,内有步阐作乱,外有晋军来袭,局势对于吴军而言颇为不利。但是,陆抗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给吓到。他冷静沉着地分析了当时晋吴两军的条件,敏锐地识破了晋军方面的计策,还将计就计,反而给晋军增添了麻烦。

当陆抗所统帅的吴军内部有将领叛逃至晋军,并且泄露了吴军相关情报时,陆抗迅速针对部队部署做出相应调整,结果击败了试图趁机袭击吴军的晋军。在陆抗等吴军将士的努力下,吴军最后成功击败了晋军,平息了步阐的叛乱,荆州的局势也得以稳定下来。

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3)

试想一下,如果晋军与步阐成功会师,那么荆州之地极有可能会被西晋控制,那么晋军完全可以趁势顺游东下,进而一举攻灭东吴。可以说,西陵之战,成功延续了东吴的寿命。它与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一样,对东吴意义重大。此战胜利,陆抗功不可没。战后,他受封为荆州牧。他的儿子陆机、陆云也出仕于东吴朝廷。西晋灭吴后,兄弟二人又任职于西晋朝廷。他们的文采都很出色,被后世传颂。

而陆抗的父亲,也就是陆机、陆云兄弟的祖父更加赫赫有名—没错,他正是陆逊。陆逊此生,共有三次大胜名扬天下—助吕蒙取荆州、夷陵破蜀军、石亭破魏军。相比前二者,石亭之战的知名度略有些低。而笔者接下来就将介绍石亭之战。

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4)

三国时期,江淮地区是曹魏与东吴交战的前线地带。双方既希望攻城略地,也希望抓住战机击败对方的主力大军。公元228年,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致书曹魏的扬州牧曹休,表示自己愿意归顺魏国,请求魏国派出大军接应自己。这与四十多年后步阐书信的内容惊人一致。只不过,步阐是真心想归顺西晋,而周鲂致书曹休,其实是孙权君臣诱歼魏军的一个计策。曹休果然中计,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孙权也派陆逊率领十万大军出战。

在石亭一带,上当中计的魏军被吴军打得大败,损失了上万将士,铩羽而归。魏国在江淮地区的部署出现了空缺,被迫从其他战区调兵进驻江淮。结果蜀汉抓住机会,发动了新一轮北伐战争。此战后,曹魏有二十多年未向东吴主动进攻。

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5)

石亭之战的功臣名单里,自然有陆逊和周鲂。写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猜到了—没错,周鲂正是周处的父亲。只是,由于周鲂英年早逝,结果导致周处缺乏家长管教,因此一度成为“不良少年”。如果周鲂多活些年岁,多管教管教儿子,也许就不会有周初除三害的故事了。

关于周处,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周处因为改过自新,好名声就此传开,因此被人推荐入朝任职。西晋灭吴后,晋将王浑设宴款待东吴群臣。

周处除三害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背后)(6)

宴席间,王浑突然发难:“东吴灭亡了,诸位怎么还心安理得地吃饭喝酒呢?”周处毫不示弱,驳斥说:“汉朝末年分为三国。晋先灭魏,后灭吴。将军问这个问题,难道很心安理得吗?”原本是魏国大臣的王浑听了,瞬间尴尬不已,无话可说。周处出仕西晋后,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尸位素餐,还编纂了多本书籍,如记载东吴历史的《吴书》、记载民间风俗的《风土记》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