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

正如那句朝代顺口溜所言,“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在商朝末年,由于纣王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所以才有了接下来周朝的建立。

但是任何一个朝代的传承,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也终将会迎来它的没落,周朝也是如此。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以他的死亡宣告了西周灭亡。

不过,西周灭亡并不代表着周朝的结束,反而又迎来了周平王所建立的东周。然而,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天下却礼崩乐坏,春秋来袭、战乱不断。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1)

难道说周平王只是迁了一次都城,就让天下的局面变了样吗?若不是因为如此,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只求美人一笑的周幽王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周幽王大约生于公元前795年,死于公元770一年,他是西周的第十二任君主,也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但是这位君主在位期间,根本不管朝政大事,每天只沉迷于享乐。

正是由于周幽王的昏庸无能,再加上任用贪官污吏,导致朝堂黑暗,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这也使得当时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百姓们心生怨恨,从而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周幽王在位期间,干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烽火戏诸侯,只为求美人一笑。据相关史书记载,周幽王深爱的美人名叫褒姒,平日里并不爱露出笑容,周幽王是用了各种方法都没有博得美人一笑。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2)

但有一次周幽王意外点燃烽火,导致各个诸侯到来之后,却发现只不过是一场误会。不过,前来的诸侯所流露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却让褒姒哈哈大笑,这让周幽王大喜过望。

虽然第一次点燃烽火只是心血来潮,但是为了让美人能够再次展开笑颜,周幽王多次点燃烽火来戏弄诸侯。俗话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周幽王多次弄虚作假,也使得诸侯对他不再信任,为后来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果不其然,烽火戏诸侯一事发生不久,犬戎等部落打入镐京。当时,虽然周幽王依旧点燃了烽火台,但诸侯对周幽王是彻底失去了信任,在遇到真正的危险时,即使点燃了求救的烽火,也没有一个诸侯选择前来救援。

最后,周幽王被杀,西周彻底灭亡。那么,在烽火戏诸侯中,美女褒姒的下场又是如何呢?她则在这一次事件中彻底失去了踪迹,历史上也没有相关的记载。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3)

如上述所言,西周虽然覆灭了,但是周朝的天下却没有结束,周幽王之子周平王建立了东周。随后,他将都城从镐京迁往了洛阳,然而在迁都之后,天下出现了礼崩乐坏,这让许多人不明就里。

仅仅是迁了一次都城,就造成了礼崩乐坏吗?其实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对于这其中的种种原因,清华大学的相关历史研究人员,曾有过一些重大发现,而所有的线索都只想一个人,那就是周平王。

一代天子迁移都城,却导致天下礼崩乐坏

由于周朝距离现在时间太远,文字资料较少,因此并不知道周平王的具体出生年月,只知道他死于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是西周最后一任君主周幽王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周幽王的第一任王后申后。

原本,他也被立为了西周的太子。但是由于后来周幽王更加宠爱美女褒姒,甚至为了这位美人,周幽王连申后的王后之位也给废除,至于太子之位,自然也是换成了褒姒所生的儿子。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4)

面对这样的情形,申后和他的儿子周平王也只能选择逃离到他国,寻求申后的母族势力帮忙。申国的国君看到自己的女儿被废除后位,自己的外孙子被废除太子之位,自是愤怒不已,心中怒火燃燃烧起的。

申国国君于是联合他人一起前来进攻西周的都城,后来成功攻破西周都城,周幽王被杀,他曾经所深爱的美人褒姒也失去了踪迹。至于周平王,则在众多诸侯国的拥护下,成功地登上了帝王宝座。

背后的根本原因

不过,此时周朝的君主并不只有周平王这一位,还有一位是周幽王的弟弟,他也在几位诸侯的拥护下成为了一代天子,历史上称他为周携王。

这是一周王朝时期,也是后世所记载的“两王并立”的局面,这一局面一出现就是长达20年之久。在当时,宗法礼制十分森严,周平王是在弑杀父亲之后,才登上天子宝座,所以来位不正。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5)

同时,虽然有一些诸侯愿意拥护周平王,但是更多的诸侯却不愿意承认他,所以无论是从拥护的势力,还是礼法而言,周平王都是远远都比不上周携王。

为了摆脱这一劣势局面,周平王竟然选择将大片的土地赐予了秦国和晋国,甚至还给予了秦国长期渴求的诸侯头衔。这样一来自是巩固了周平王的天子之位,但是也导致诸侯国势力不断变强,周王朝对诸侯的控制力减弱。

直到公元前750年,在晋文侯支持下的周平王,才能成功地灭掉了周携王,长达20年之久的两王对峙的局面结束,使得原来分裂的周王朝重新统一。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周平王最终能够成为一代天子,并且把割裂20年的周朝重新统一,离不开众多诸侯国的帮助。可是,那些诸侯国君既不是傻子,又不是淡泊名利之人,周平王要想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只能是许下重利以诱之。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6)

这样一来,也使得诸侯国的野心逐渐滋生,胃口更是逐渐变大,对周王朝的控制力则不断减小。

根据一些史料以及出土的相关文物,清华大学的一些专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周平王曾遭到了晋文侯的胁迫,才不得不把都城东迁,也就是后来的洛阳。

总的来说,周平王东迁一事,不单单是把王室的脸面扔在了地下,还让他成为了破坏礼法制度的带头者。连一代天子都不能以身作则,更何况要求其他诸侯遵守礼法制度,于是自此之后,整个天下彻底进入了礼崩乐坏。

再加上之前的周幽王被杀,“两王并立”的局面,也使得周朝的威严扫地,削弱了它对诸侯国的支配权,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都是礼崩乐坏的根源所在。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阳:周平王只是迁了个都(7)

因此,往上追溯都得到周幽王的身上,若说烽火戏诸侯是导致天下里崩越坏的导火索。那么,周平王对诸侯国的妥协,便是礼崩乐坏的直接原因。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