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的经济结构(昌都市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时期)

昌都的经济结构(昌都市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时期)(1)

西藏昌都被誉为“藏东明珠”,图为昌都女性着传统服饰参加当地的文化节日。(资料图) 赵朗 摄

西藏昌都被誉为“藏东明珠”,图为昌都女性着传统服饰参加当地的文化节日。(资料图) 赵朗 摄

中新网拉萨7月5日电 (江飞波 易雪萍)西藏官方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昌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上,昌都市副市长赵明称,昌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群众增收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赵明说,当前昌都形成了多元化市场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8年,昌都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91.42亿元(人民币,下同),是1959年0.41亿元的467倍。

昌都的经济结构(昌都市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时期)(2)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湖风光,该湖紧靠著名的国道318线。(资料图) 赵朗 摄

截至2018年底,昌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万公里,县(区)通畅率、乡(镇)及行政村(居)通达率均为100%,彻底改变了昔日出行靠人背马驮、走骡马驿道的落后状况。此外,昌都邦达机场目前开通了至拉萨、成都、重庆、西安等多条航线,每周航班达到39班次,架起了连接祖国内地的“空中走廊”。

生态环境方面,昌都市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实施藏东“三江”流域造林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2016年以来,昌都已完成退耕还林14.8万亩,完成各类人工造林、封山育林31.1万亩,建设经济林2.56万亩。

赵明说,昌都市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当前,广大农牧民子女普遍享受教育“三包”政策,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成长成才。目前,昌都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13所,在校学生达13.23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60年的发展,昌都彻底改变了西藏民主改革前现代医疗人才资源匮乏、民众生病只能“小病拖、大病扛”的落后状况。赵明说,目前昌都建立了藏中西医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均寿命从1959年的35.5岁增加到现在的70.6岁。(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