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算法是最快的排序算法吗(排序算法冒泡选择)

快秋招了,面试的时候算法也是必备的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建议背下来,面试的时候提前手写一遍快排(快速排序)可以提高手感,事半功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冒泡算法是最快的排序算法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冒泡算法是最快的排序算法吗(排序算法冒泡选择)

冒泡算法是最快的排序算法吗

快秋招了,面试的时候算法也是必备的。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建议背下来,面试的时候提前手写一遍快排(快速排序)可以提高手感,事半功倍。

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通过比较两个相邻元素的大小实现排序,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就交换这两个元素。这样就会让每一趟冒泡都能找到最大一个元素并放到最后。

func bubbleSort(nums []int) { for i := 0; i < len(nums)-1; i { for j := 0; j < len(nums)-1-i; j { if nums[j] > nums[j 1] { nums[j], nums[j 1] = nums[j 1], nums[j] } } } }

稳定性:它是指对同样的数据进行排序,会不会改变它的相对位置。比如 [ 1, 3, 2, 4, 2 ] 经过排序后,两个相同的元素 2 位置会不会被交换。冒泡排序是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显然不会破坏稳定性。

空间复杂度:由于整个排序过程是在原数据上进行操作,故为 O(1);

时间复杂度:由于嵌套了 2 层循环,故为 O(n*n);

2.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每次循环选择最大值,在该次循环结束时将最大值同数组最后的数进行交换

func selectSort(nums []int) { for i := 0; i < len(nums)-1; i { var idx int var m = nums[0] for j := 1; j < len(nums)-i; j { if nums[j] > m { m = nums[j] idx = j } } nums[len(nums)-i-1], nums[idx] = nums[idx], nums[len(nums)-i-1] } }

稳定性:它是从后往前遍历已排序好的序列,相同元素不会改变位置,故为稳定排序;

空间复杂度:它是在原序列进行排序,故为 O ( 1 );

时间复杂度:排序的过程中,首先要遍历所有的元素,然后在已排序序列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插入。共需要 2 层循环,故为 O ( n * n );


3. 希尔排序

它的核心思想是把一个序列分组,对分组后的内容进行插入排序,这里的分组只是逻辑上的分组,不会重新开辟存储空间。它其实是插入排序的优化版,插入排序对基本有序的序列性能好,希尔排序利用这一特性把原序列分组,对每个分组进行排序,逐步完成排序。

func shellSort(nums []int) { // l = 9 l := len(nums) for gap := l / 2; gap > 0; gap = gap / 2 { // i = 4; i < 9; i for i := gap; i < l; i { // j=0,1,2,3,4 // [0]-[4] [1]-[5] [2]-[6] [3]-[7] [4]-[8] for j := i - gap; j >= 0; j = j - gap { if nums[j] > nums[j gap] { nums[j], nums[j gap] = nums[j gap], nums[j] } } } } }

稳定性:它可能会把相同元素分到不同的组中,那么两个相同的元素就有可能调换相对位置,故不稳定。

空间复杂度:由于整个排序过程是在原数据上进行操作,故为 O(1);

时间复杂度: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与增量序列的选取有关,例如希尔增量时间复杂度为O(n²),而Hibbard增量的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的3/2),希尔排序时间复杂度的下界是n*log2n


4. 快速排序

首先选择一个点作为base,通过从左侧和从右侧遍历,把小于base的数放在左侧,把大于base的数放在右侧,中间是base;接下来以base为中心,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再进行快速排序。

func fastSort(nums []int, start, end int) { if end == start { return } base := nums[start] left := start right := end for left < right { for left < right && nums[right] > base { right-- } nums[left] = nums[right] for left < right && nums[left] <= base { left } nums[right] = nums[left] } nums[left] = base fastSort(nums, start, left-1) fastSort(nums, left 1, end) }

稳定性:不稳定

空间复杂度:不使用额外空间,O(1)

时间复杂度:需要使用递归,时间复杂度nlgn


5. 归并排序

采用分治的思想,把数组分为一个一个子序列,直到子序列只有一个元素停止拆分,然后对每个子序列进行边排序边合并。

func mergeSort(nums []int, start, end int) { if end == start { return } mid := start (end-start)/2 mergeSort(nums, start, mid) mergeSort(nums, mid 1, end) merge(nums, start, mid, end) } func merge(nums []int, start, mid, end int) { for i := mid 1; i <= end; i { base := nums[i] j := i - 1 for j >= 0 && nums[j] > base { nums[j 1] = nums[j] j-- } nums[j 1] = base } }

稳定性:在元素拆分的时候,虽然相同元素可能被分到不同的组中,但是合并的时候相同元素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故稳定。

空间复杂度:需要用到一个数组保存排序结果,也就是合并的时候,需要开辟空间来存储排序结果,故为 O ( n );

时间复杂度:最好最坏都为 O(nlogn);


6. 计数排序

使用和需排序数组的最大最小值相关的下标数组进行计数,最后根据计数得出排序后的数组。比如nums[8,1,4,6,2,3,5,4],那么下标数组为atr[1,1,1,2,1,1,0,1]

func countSort(nums []int) { if len(nums) == 0 { return } big := nums[0] small := nums[0] for i := 1; i < len(nums); i { big = max(nums[i], big) small = min(nums[i], small) } atr := make([]int, big-small 1) for _, n := range nums { atr[n-small] } i := 0 for j, n := range atr { if n > 0 { for k := 0; k < n; k { nums[i] = j small i } } } } func max(a, b int) int { if a > b { return a } return b } func min(a, b int) int { return a b - max(a, b) }

稳定性:在元素往 countArr 中记录时按顺序遍历,从 countArr 中取出元素也是按顺序取出,相同元素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故稳定。

空间复杂度:需要额外申请空间,复杂度为“桶”的个数,故为 O ( k ), k 为“桶”的个数,也就是 countArr 的长度;

时间复杂度:最好最坏都为 O(n k), k 为“桶”的个数,也就是 countArr 的长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