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1)

提起梁启超我们都知道是谁,然,又有几个人知道梁思礼是谁呢?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说的就是梁启超的儿女,而梁思礼,是梁启超的小儿子,也是梁启超的“老白鼻”。

梁思礼,当年那个牙牙学语的“老白鼻”,终成我国著名的火箭、导弹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然,梁思礼这一路走来却不容易。

童年时光

1924年8月24日,梁思礼在北京出生,作为梁启超的小儿子,他一出生就受到了梁启超的喜爱,还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白鼻”(英文baby宝贝)的汉化音。

在梁启超工作的时候,其他人是不允许随便进出书房的,但梁思礼却可以,1927年,梁启超在给海外的孩子信中说:“每天老白鼻总来搅和几次,是我最好的休息。”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2)

梁思礼自小就聪慧,梁启超经常写信给其他儿女分享梁思礼的日常。1927年1月2日,梁启超在给海外孩子们的信中写道:“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要逗我笑几场。

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他少小离家,他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乡音无改鬓毛衰)。’他一面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

小时候的梁思礼可以说是梁启超的开心果。而小思礼,不仅可爱,还很会讨好梁启超,那时候的他,只要梁启超拿起一根香烟,小思礼便会把抽烟的一整套用具,拿到梁启超面前,梁启超每次都会很高兴。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3)

那时候的他们总是高兴的,只是这一切在梁思礼五岁那年便结束了。

那一年,梁启超因为割错肾脏而逝世了。

梁家也随之而落寞,梁思礼的母亲汪桂荃靠着变卖和出租家中的房产维持一家的生活所需。

汪桂荃是梁启超的第二任夫人,为梁启超生育了六个儿女。梁启超的原配梁惠仙在梁思礼出生后不久就逝世了。

梁家的孩子都挺尊重她的,他们把梁惠仙叫妈,把汪桂荃叫娘。梁家孩子的成才也离不开王桂荃的悉心照顾。

而梁思礼当时太小了,他对父亲的印象大多是通过书信来了解的。书信传递的不仅是梁启超对孩子的爱,还有梁启超爱国的信念。

艰难的求学路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4)

梁思礼自小便聪慧,因为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和日军的炮轰,他目睹了一系列的惨象,所以便立下了“工业救国”的宏愿,这其中还有梁启超的殷切期盼。

1935年,梁思礼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抗战爆发后转入耀华中学。

1941年,梁思礼毕业于耀华中学。

1941年高中毕业后,梁思礼拿着母亲筹备的几百美金,随三姐梁思懿踏上了去美国的留学路。

只是梁思礼到美国不久,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他与国内便失去了联系,也失去了经济来源。

梁思礼曾到餐馆洗碗、当侍者,担任游泳场救生员,实验员等赚取生活费,尽管梁启超的身份在美国华人圈挺有名的,他却从来不提他的身份,靠着勤工俭学维持自己的生活。

1943年,梁思礼,转入了有着“工业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主修无线电,后来又学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梁思礼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3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

随后,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5)

梁思礼的优秀毋庸置疑。

在1949年毕业后,便登上了轮船踏上了回国的路。

在轮船上听到广播里播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还与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庆祝。轮船到达天津港的时候,他看到了母亲那瘦小的身影站在码头上,在迎接他的归来,就像祖国在迎接着他们这些留学生归来一样。

而这时候的他,已经留学八年了,终于学有所成回国了。

漫漫科研路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6)

梁思礼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国际广播电台建设天线。1952年建成,从此我国可以听到世界各国的新闻,世界也可以听到我们中国的声音。

1955年,钱学森五年的归国路,终于回了国。钱学森回国后,便着手中国的火箭导弹研制工作。

当时的聂荣臻元帅问:“中国能不能搞导弹?”

钱学森回答说:“外国人能干,中国人也能干!”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7)

钱学森

然后,中国便下定决心搞两弹。

1956年是梁思礼一生中一个新的起点。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老五院),钱学森为院长,梁思礼等一批技术骨干被调入老五院,参与到新中国导弹,火箭航天事业的研制中。

随后便开始了新中国航天事业征程。

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后来,苏联撤走了专家,一些关键的资料与设备只提供了一半就停止了,还有一些未开始研制的连资料也不给了。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8)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梁思礼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研究,一步一步攻克难题。终于在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并试验成功P-2地地导弹(近程导弹,后被命名为东风1号)。

聂荣臻元帅在庆功宴上感慨地说:“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我们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军装备史上的里程碑,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探索的脚步继续前进,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的研制。

1962年第一次发射中近程导弹发射失败了,梁思礼并不放弃,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进行改进,终于在1964年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6年,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

这意味着我们中国拥有了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武器,这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9)

1966年,“两弹结合”成功后 梁思礼左(二)和聂荣臻左(五),钱学森左(四)等人在发射现场合影

困境中前行

1966年,因为文革的冲击,梁思礼等人的研制工作受到了打击。

“那时一边打‘派仗’,一边搞科研生产。我们这些老科技人员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靠边站了,但在技术上还要靠我们。有的同志白天挨批斗,晚上还得搞科研。”梁思礼回忆说。

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中远程导弹在1970年研制成功了。

在1968年,梁思礼的母亲也受到了打击,被折磨致死,梁思礼想回去为母奔丧,却不批准,结果是他的母亲尸骨未存,还是后来动乱结束后,为他的母亲种了一个母亲树以表纪念,这也是梁思礼一生的遗憾。

1974年的时候,梁思礼还被下放到干校,干校分配他当了一个猪倌。不过梁思礼的心态很乐观,这正好可以远离“文革”那个是非之地,精神上反而放松了很多。

70年代底,梁思礼重返科研职场,在1980年的时候,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研制成功。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10)

当时的聂荣臻元帅握着梁思礼的手激动的说:“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你们立了大功。”

有了洲际弹道导弹,我国有了震慑他国的重量级武器,这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

梁思礼等人功不可没。

爱国的传承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11)

即便到了高龄,梁思礼也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依然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

1987年,梁思礼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3年,梁思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获得了他应该拥有的荣耀。

2016年4月14日,梁老在北京逝世了,终年92岁。

梁思礼的一生,靠着他单薄的身子,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也算是不负此生了。

曾有人问梁思礼,梁启超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梁思礼如此回答。

梁氏爱国传承从始至终,从梁启超到梁思礼,一直都在为改变积弱的国家而努力,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致敬!

梁思礼

新时代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梁思礼梁启超的)(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