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的形象(我志欲方我行喜圆)

林散之的形象(我志欲方我行喜圆)(1)

青山杉雨书“草圣遗法在此翁”

文 / 朱君

书法大师林散之是中国当代文化中一个闪亮的符号,是像神一样的存在,人们对他有着宗教式的膜拜。为景仰的人写评传一般都选择仰视视角,这种视角安全、现成,能够很好地表达对大师的崇敬之情。但这种写作视角往往会牺牲掉不该牺牲的东西,传主极易被塑造成刻板的“高大全”式的天之娇子,人物的复杂、丰富性不可避免地会被抽干,从这类评传中,“林散之之所以为林散之,林散之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草书大师”,读者恐怕是取不到真经的。

林散之的形象(我志欲方我行喜圆)(2)

林散之在书写绝笔“生天成佛”

这种视角下的林散之多少失真、苍白,至少是不完整的林散之、欠缺历史真实的林散之,这种视角下的评传价值自然就打了折扣。与之相比,路东的新作《草圣林散之评传》显得弥足珍贵,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该书碾压了同类作品。

作者路东在建构自己与林散之的写作关系上,煞费苦心。路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林散之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其一,他与传主是同乡,珍爱这位乡贤。其二,路东的境遇与林散之当年相仿,却怀揣高远的文化理想。

《草圣林散之评传》分十一卷,以时间为经线,以传主经历为纬线,在社会生活、心态情感、文化观念里还原历史现场中的林散之。这种复盘并不轻松,需要做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需要大量的细节支撑。

为此,路东做了大量的板凳功夫,他研读了林散之所写的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几年的诗、书、信札、日志文献,遍访了林散之尚健在的发小、家人、老师的后人以及散落在南京、浦口的传主遗迹,甚至传主家人都不知晓的林散之旧事、心路历程他都依据充沛地省察在心,单凭这坐板凳的工夫深度就足以让人对这部评传放心。

更让人钦佩的是作者对林散之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作者通过若干细节进入传主的精神世界,洞察传主的复杂与独特之处。用具体生活撬开了林散之个人史的历史真实,这也是这部书的精到之处,作者用这样一个视角做工具,真实的林散之就来得自然而然,毫无刀斧痕迹。

林散之生于辛亥之年,戏谑“我出生于变法之年”,暗含自己承载变法的天命。从大师林散之开一代草书风气的事实来看,林散之的确以“其命维新”为己任。但在文化观念上,林散之却是“吾道一以贯之”典型的“文化守成”者。

在林散之的几位启蒙老师中,对林散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清朝最后一批进士张栗庵,辛亥革命后,张栗庵自断仕途,回乡行医课徒。张老先生对中国文化先贤的敬意甚深,文化修为了得,他与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观显得格格不入。

在张栗庵藏书斋“观复堂”里成长起来林散之,在文化取向上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林散之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风尚并不契合,评传中虽然没有直接谈及林散之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但厚古薄今的思想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林散之的形象(我志欲方我行喜圆)(3)

林散之在书写“生天成佛”

林散之好诗,写了一辈子的旧体诗词,他毕生拒绝写新诗,而且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他的观念不合时宜。他与个性大相径庭的高二适之所以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同样的文化守成立场。这些细节流露出传主的文化倾向。

大时代下,林散之不为人知的文化坚守与抗争,被作者路东曲笔潜藏在平静的水下,而静水深处流着林散之的困惑、纠结、倔强、偏执和不甘。传主强烈的文化守成倾向,是作者的重要“发现”,也是最易出“戏”的地方,作者用一个一个的事件、一个一个的细节披露出来,在细碎、片段化的叙事中描绘出传主的心形。

表现林散之艺术观念如此,表现林散之的生活观念也是如此。作者用“生活智慧”总揽,还原“我志欲方,我行喜圆”的林散之。林散之儒道释入骨,目光如炬,明辨是非,基本操守绝无问题。此外,林散之还是一位“生活智慧”的大家,他谨言慎行、守常明变,不立危墙之下。

兵荒马乱的年代,林散之虽厌恶军阀、势力人物,但仍与他们周旋往来,并接受了省临时参议礼遇。类似的故事贯穿全书,只要把散落在各章节中的各种细节串联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左右抽旋冀免祸”的林散之,极具“生活智慧”。就这样,作者一点一滴接近林散之、深入林散之的内心遭遇,理解林散之。回首风雨路,黑白相济的林散之凭借生活智慧走出了各种危险,让读者为之暗自吃惊,也暗自庆幸。

路东声称要写一部对得起传主、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的评传。他做到了,而且超出了我的期待,他所写的林散之,是我心目中评传书作中的范例。林散之之所以能成为草书大师,林散之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草圣,我们从路东的视角里能找到最合宜的答案。

(本文选自路东所著《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林散之的形象(我志欲方我行喜圆)(4)

《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路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林散之为何被称为“当代草圣”、三百年未有之大师?他的书法为何如此惊心动魄、沉郁勃发,又虚灵飘逸?他对中国书法的贡献何在?困惑每一位传统文化爱好者的秘密全在这本书里。深入林散之鲜为人知的精神生活,深度解读林散之的诗书画,还原一个时代印记深刻、内心历程丰富的林散之。林散之的书法之所以每一笔都动人心魄、沉郁勃发,秘密全在一颗诗的心里,在一个每天都沉吟和沉思的人心里。这便是林散之成为林散之的秘密,或一个平常人成为草圣的秘密。林散之的特别之处并不在所谓“当代草圣”的称号,而在于他自觉地置身于真正的传统之中,华夏文明之所以向来如此壮丽,如此充满不竭的创造力,秘密也在这里。这部“评传”是空前的,这是一个诗人为另一个诗人写的评传,同为诗人的作者与传主有着共同的内心之持。路东笔下的林散之回到了日常的真实,林散之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孜孜矻矻、终日乾乾地创造了不凡的真实。“评传”为读者打开了一条隐秘小道,走上这条小道,不期然地遭遇“当代草圣”,领悟“圣”之所以“圣”,将是阅读此书的至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