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

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二季将于7月16日起每周日在CCTV-1晚20:00档播出。

节目向全民征集问题,并邀请大科学家解答,以此打造“新十万个为什么”。节目也特意邀请著名的科普科幻作家叶永烈先生为大家答疑解惑。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

叶永烈在《加油!向未来》第二季发布会现场,正在回答记者问题:“为什么树干要涂成白色?”

叶永烈是唯一一位参与了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写的作家,时间跨度从1961年到2013年。今天他将为我们讲述,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之间的故事。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2)

叶永烈一周岁照片

叶永烈小学五年级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3)

小时候,我最先喜欢的是画画,还因为画了一张《我的母亲》得了奖。父亲于是带着我去拜温州的画家王知毫先生为师。他是画工笔画的,想教我画松鼠。松鼠的毛一根一根要画好久好久,松鼠又是在松树上,松树上的松针也是一根一根的,这么多的细节,我当时没这个耐心,就不学画画了。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4)

叶永烈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画《我的母亲》得奖的奖品

叶永烈小学五年级美术得奖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5)

偶然一次,我写了首诗,向《浙南日报》(现在叫《温州日报》)投稿。诗被刊登出来了,上面写着11岁小学生叶永烈。从此我就爱上了写诗,那份报纸我到现在还留着。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6)

叶永烈十一岁,胸前挂着“九小”校徽,戴着红领巾。就在这一年,在《浙南日报》发表平生第一篇作品。

到了中学,我开始爱看书。我有三个借书证,三个图书馆轮流看。

初三那年,我对科普书籍产生了兴趣。那时读到的几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有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时我哪想得到,我会成为这本书的编者之一,而且连续写了六版。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7)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8)

上图为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

下图为伊林著《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9)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0)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1)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2)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3)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4)

第一版至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

开始爱上科学

我升入高中以后,高中的制图课上讲到晒蓝图,因为做工程要用蓝图来复制图纸。我按照课堂上的配置法买了柠檬酸铁铵,又买了铁氰化钾。回到家里,用红领巾把灯泡裹起来,让它变成红灯,在这里面把两个药水调好,用刷子刷在白色的纸头上。第二天我把照片的底片夹在那个纸头上,摆在太阳下晒了10分钟,然后把纸头用水一洗,就洗出来蓝色的照片。我把蓝色的照片拿给同学看,他们纷纷把自己家里的底片拿来:“叶永烈,你帮我晒蓝色的照片吧”。我还做了蓝色的书签,上面带照片的那种。我意识到化学是一门动手的科学,它用物质有趣的变化做出许多事情,便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5)

手持电影摄影机的叶永烈在广州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6)

叶永烈为小朋友表演化学实验(1979年,上海长宁区少年宫)

我爱看书,大学又进了化学系,文理兼修。我把大学图书馆里关于化学的科普书都看了个遍,补充了很多化学史。后来有人说我的科普文章中,擅长讲故事,也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7)

《十万个为什么》

初版本第2卷扉页

《十万个为什么》

第一版化学分册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8)

1959年,我19岁,上大二。我为北京科学小报写过很多的小品,后来就把这些小品编成一本书,叫《碳的一家》。这本书在1960年出版了。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19)

叶永烈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不同版本

也正是因为这本书,让《十万个为什么》的责任编辑曹燕芳找到我,给我寄了五个“为什么”让我写。又看我写得有趣,就把所有的题目都寄来了。后来出版的化学分册里,一共有176个“为什么”,采用了我的163个。写“为什么”的时候我20岁。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20)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时的叶永烈(在北京大学宿舍)

《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的编辑也来找我了。天文、地质、微生物、医学、农业......我来者不拒。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初是五册,900多个为什么,我一个人写了300个,占全书的1/3。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

1962年3月21日

《解放日报》

报道《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21)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22)

1962年叶永烈结识了著名作家高士其,从此一直以高士其作为自己创作上的老师。这是叶永烈在1978年采访高士其,为高士其写了长篇传记《高士其爷爷》(张崇基摄)。

请输入标题 bcdef

【 微信同步看电视

错过精彩节目很苦恼?“央视一套”官方微信平台也能看直播啦!

叶永烈告诉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向未来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23)

点击“央视一套”微信首页左下角“节目空间”,您可以在“在线直播”版块中同步收看CCTV-1精彩节目;即使错过了播出时段也没关系,在“栏目回看”中弥补遗憾吧;想了解全天节目编排?“节目单”版块为您提供及时服务!轻松拿起手机看电视吧!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