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

四川合江县城外,赤水河与长江汇合处的马街渡口悬崖上,篆刻着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后面还有一段附跋:民国32年春,余以节约献金救国来合江,此间同胞,爱国超居前人,突破各地成绩,为书武穆遗训以作纪念。这些字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亲笔书写的。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1)

1942年冬天,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艰难的时刻。所有的出海口都被日军封锁,滇缅公路也被日军切断,经济收入接近枯竭。数百万抗日军队的军费,根本没有着落。就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冯玉祥将军挺身而出,发起并组织“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冯将军自任总会长。冯将军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坐一艘浅水小火轮,溯江而上,先后到江津、白沙、内江、隆昌、自贡、乐山、泸州,以及新津、成都等20余县市,倡导献金救国。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2)

冯将军所到之处,必对着万头攒动的民众慷慨陈词:同胞们,倭寇说三个星期即可灭亡中国。三个星期之后,又说三个月可以完事。三个月又过去了,他们又说最多半年,一定灭亡中国。现在中日战争已经6年多了,我们还在自己的国土上生存着,这是我们前方几百万将士,同敌人拼死战斗的结果!可是我们前方的将士,有的还穿着草鞋,有的还赤着双脚,扛着单发步枪,同凶恶的日本鬼子拼杀!我们的将士,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我们的将士,受伤后得不到医治而死亡者不计其数!在长江两岸战场上,我们的将士,在淫雨季节,没有雨衣,只能穿着冰冷的湿衣服,坚守在战壕里”。冯将军声音哽咽,老泪横流。会场上的闻者无不为之泪下。冯将军接着说:同胞们,我发起的节约献金运动,完全是出于本人的良心,是受前方将士的精神鼓舞。同胞们,今天无论老少男女,都要立一个新的志向,下个新的决心,那就是,不把倭寇打出中国决不罢休!用我们所有的力量,支援前线,支援抗战!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3)

冯将军慷慨激昂的演讲,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所到之处,民众无不踊跃捐款。在自贡,盐商余述怀一马当先,捐款1,000万元。在自流井,盐商王德谦捐款1,500万。在内江,金台旅馆经理李焕章向冯玉祥承诺,从今后,每年捐黄谷600担,直到抗战胜利为止。当时的合江只是个中等县城,人口还不到40万,这里连遭三年天灾,同时还多次遭到日机轰炸,但在这里,冯将军收到的捐款,却高达2250多万元。合江白鹿乡的施晋元,一次捐款60万元;合江县私立祖毅中学校长陈秋农,捐款62万元;木材商人雷绍清、丁慎辉,分别捐款30万元。合江国立女子中学校长龚慕兰女士,除了捐款30万元,还把订婚金戒指也捐了出去。在她的带动下,这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共捐出金戒指27个。那些没钱捐款的女孩子,主动来到大街上,给人擦皮鞋,做棒棒(搬运工),把赚来的钱都捐了出去。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4)

17岁的薛素华、迟X娟,她们都来自沦陷区,生活贫苦,隆冬季节还是一袭单衣。她们饿着肚子,抬着200多斤重的货物,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30多里,稚嫩的肩头被压得血肉模糊。最后把辛辛苦苦赚来的50块钱,都捐了出去。有人问她们这是何苦来的。薛素华认真地回答:爱国不分区域,爱国没有顾虑,爱国超居人前。小姑娘的话,打动了无数普通人的心。合江县第十四陆军医院,住着一些身受重伤的抗日士兵,他们相约绝食一天,把节省出来的450斤粮食,捐了出去。合江救济院住着30多个孤寡老人,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1000元钱,捐了出去。一群衣不蔽体的乞丐,把多年乞讨来的2250元钱,亲手交到冯玉祥手中。冯将军大为感动,执意要把这些钱还给乞丐。其中一个乞丐说:“虽然我们落魄街头,但也是炎黄子孙,不甘做亡国奴”。言罢蹒跚离去。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5)

第二天,在合江街头,人们发现了这个乞丐的尸体。冯将军闻讯后,又禁不住泪如雨下,亲自到城外为这名乞丐送葬。在城外赤水河与长江汇合处的马街渡口,面对汹涌的江水,冯将军激情澎湃,他爬上悬崖,挥毫泼墨,写下“还我山河”4个大字。白沙镇位于长江畔,距江津县城45公里,冯将军在这里整整逗留了三天。在最后一天献金大会上,白沙镇周围的大中小学生全部到场,同时还有纺织厂的工人,以及当地商会。献金仪式开始后,各学校踊跃捐款,国立十七中来自于沦陷区,学校的师生自愿绝食一天,把省出来的1万元钱,捐献救国。很快,几所学校捐款数目就达到300多万元。纺织厂的几百名女工,也倾其所有捐了70多万……最后,大家把期待的目光都投向财大气粗的商会。结果商会的代表宣布捐款60万。会场上各界民众顿时议论纷纷,认为商会捐得太少了。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6)

参加大会的各校学生代表,自动聚在一起,经过简单商议,从每个学校选出5名代表,到台前向商会跪求他们多捐一些。85名男女学生,齐刷刷地跪倒在商会代表面前。商会代表有些手足无措,不得不宣布再增加10万元捐款。但与会的民众,还是感觉商会捐得太少,齐声呼吁他们至少要捐200万。但商会代表不为所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跪求的行列,最后全场11,000多名男女学生都跪下了。一个沦陷区来的学生代表,满眼泪水道:“商会的伯伯叔叔阿姨们,我们跪求你们了!”然后呜咽地哭出声来。顿时,会场上哭成一片。在坚硬的鹅卵石地上,学生们整整跪求了一个多小时。而商会代表依然拒绝增加捐款。最后冯将军愤怒了,他淌着泪哽咽着对全场同学们喊道:“你们这种爱国精神,就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的!”随后又对商会的人吼道:“我们对这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要本着自己的良心啊,财富千千万,敌来化浮云。救国就是救自己!”商会的代表终于妥协了,最后他们答应捐款200万元。当天夜里,冯将军躺在床上,心情无法平静,眼前总是浮现出那一大片黑压压跪下的青年学生,耳畔响起那上万青年学生,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哭泣声。冯将军披衣而起,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一首五言诗:青年跪地哭,请君快救助。献金救国家,不做亡国奴。青年血泪哭,志城复国土,流血做警钟,同胞齐御侮……每天在不同的地点,相同的一幕在反复上演,冯将军感动的泪水,从来没有干过。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7)

冯玉祥在献金大会上演讲

在江津,有个人捐了600万,没有留下姓名,飘然而去。冯将军又禁不住写诗感叹道:……祥受大感动, 涕泪尽沾衣。何以报大德,打过鸭绿去。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奔波,冯将军共募集到献金5.3亿多元,他把这些捐款,全部直接呈交重庆国民政府,并言明,这些钱必须用于购买飞机、大炮和坦克等军需物资。在抗战最艰难的日子里,重庆国民政府的经济来源,除了国内的民众,800多万华侨的奉献更是功不可没。海外华侨主要分为三个比较大的集团。第1集团是以陈嘉庚先生为首的南侨总会,这些南洋华侨居住在南洋诸国,总人数约670多万。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8)

陈嘉庚

第二大集团是美洲华侨,以司徒美堂先生为首,华侨人数10余万众。第三大集团是欧洲华侨,主要居住地在苏联、英国和法国,华侨人数有6万余人。成立了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这些侨居海外的华人,怀着“嫁女”的情怀,倾其所有,支持“娘家”抗战。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并同时发行5亿元的救国公债。海外华侨慷慨解囊,认购了3.2亿元。自1937年到1942年,国民政府先后发行了6次救国公债,共30亿元,其中被华侨认购的就高达11亿多元,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除了购买救国公债,海外华侨还要固定每月向国内捐款。南洋华侨每月平均实际捐款为734万元。美洲华侨每月平均捐款58.3万元……自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投降,8年时间中,华侨共捐款高达1,322,530,000元。比捐款更多的是侨汇,侨汇就是华侨以赡养家人为名义寄回国的款项。自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投降,8年时间中,侨汇高达95亿元以上,成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支柱。1940年二月,何应钦在报告上讲:1939年,国民政府全年战费开支为18亿元。这一年华侨的捐款和侨汇总共为13.3亿元,华侨承担了国民政府绝大部分战费开支。华侨除了捐款,认购公债和侨汇以外,还捐献了大批军需物资。自1937年7月到1940年7月三年时间里,华侨共捐献飞机217架,救护车1000多辆,坦克23辆,其他如棉衣、麻袋,医药用品,粮食等战略物资等无法计算。

抗战时期十大悲惨场面(上万男女学生跪倒在商贾面前)(9)

西方人对华侨的爱国行为感到迷惑不解。曾经在一份英文报纸上用嘲弄的语气说:他们(华侨)只知道拼命地挣钱,却不肯消费。然后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寄回中国,去支援那场不可能获胜的战争。但仅仅三年后,日本战败投降。还是这份报纸,换了一种语气:华人庞大之外汇,对中国之抗战,实予以巨大之助力。“战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是广大民众,海外的侨胞,以及前线数百万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他们无私地奉献,才使我们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