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队员心理疏导(线人员如何疏泄情绪)

编者按: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很多人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冲击,尤其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承受着心理和工作的压力。因此,在双重压力之下,除了我们常说的“应激反应”,这部分人群也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那么,如何疏泄情绪?怎么应对“替代性创伤”,中医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防疫科普|心理抗疫·中医解忧】本期专家:

郭蓉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抗疫队员心理疏导(线人员如何疏泄情绪)(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

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一线的救援人员不仅要承担沉重的救援任务,也要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爆发,导致医疗机构负担增加,医护人员暂时短缺,工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处于应急救援状态中,工作时间明显延长,医护人员缺乏休息;救援物资的暂时紧缺,以及多重防护带来的各种不便,也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施助者,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很重要。

抗疫队员心理疏导(线人员如何疏泄情绪)(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

明确自身价值。如果能将社会上的积极评价转化为自己的理念值,就会获得职业的神圣感,从而充分意识到自身价值为自己增添信心和勇气。

及时疏泄情绪。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出现负面情绪是正常的。 允许自己出现负面情绪,并及时察觉与调整。与同事之间相互支持,适时地将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与同事讨论和分享; 与同事相互鼓励、打气,相互肯定; 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常用的情绪疏泄方法如下:

1、运动宣泄法。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生活区也处于隔离状态,活动空间较为局限,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寻找一些适宜的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比如踢毽子、跳绳、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提高机体抵抗力。

2、转移注意法。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情绪的功能。节奏明快有力的旋律可以使人振奋;优美悠扬的旋律能够让人进入轻松愉快的心境。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一些放松技术,如呼吸调节技术、肌肉渐进放松技术、想象放松技术等,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学会积极认知。面对患者出现的不理解、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不要将患者的不满看作是对自己的不满,不要因此来责备自已,增加自身的心理压力。要告诉自己,你没有办法一次性照顾到所有患者。要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医疗活动、每一次医疗救援、每一个医疗处置,都是有价值的。

注意休息和饮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一线医护人员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时间都明显增加,在救援过程中生理需求的满足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医护人员要注意休息,不管自已是不是有胃口,每天需要定时定量地进食。

寻求专业帮助。医护人员在向社会提供医护帮助的同时也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专业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师。(整理/光明网记者 张梦凡 武玥彤 张蕃)

相关阅读:疫情应激的中医心身调适 专家指导意见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