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游人间多少年(一叶小舟过海湾)

携手游人间多少年(一叶小舟过海湾)(1)

前面说过,黄岛和青岛隔海相望,两地相距十几海里的样子,黄岛和对面的团岛之间,每天有一班轮船往返,如果赶不上班船,就只得等次日了,如果你有急事过海,那就要租用民船过海了。我曾经有过一次坐一叶小舟飘洋过海的难忘经历。

那是在留守期间,忘记了是什么重要事情,要急于过海,但海轮已经走了,只得雇用民船过海,连里请来一位船老大,五十多岁的年纪,是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老船手,驾一叶小舟,送我过海。船很小,既没有蓬,也没有帆,只有一个不到两米长的木桩子立在船中间,像是桅杆的东西,全靠一支木浆划过去的。船上就我一个人,当时我还很惬意的,望着茫茫的大海,想到在那遥远的年代,李白杜甫驾一叶小舟,穿过不到千米的长江天险,是何等的有气魄,如今我却乘一叶小舟,跨过几十里阔波涛起伏的大海湾,不是比李白杜甫更有气魄吗?不是更加豪壮吗?想到杜甫的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因而飘飘然的,想我现时不正是一只飘浮在大海上的一只小沙鸥吗?嘴里还不停哼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想到这诗也得改一下,孤帆远影大海飘,天海相吻乐悠悠。

正当我陶醉在遐思梦想中,海面上突然发起风来,要知道,海上只要有一点点风,那也怕只是一二级的微风,那海浪也是很大的,记得小时候读黄河的诗句:无风也有三尺浪,有风浪头百丈高,连黄河都有这么高的浪,那大海呢,更何况是这么丁点的小船,我不敢往下想。小船随着海浪一俯一仰,高低变化角度很大,船头船尾差不多垂直了,我很害怕,心都跳到口外了,早先的那股豪气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心想,这下完了,我要葬身海底喂鱼了。家里父母怎么办呢?船老大见我很害怕,安慰我说:“小伙子,别害怕,不要紧的,我长年在大海里航行,大风大浪,见多了,这样的风浪算什么,你只要紧紧抓住中间那杆子不松手,闭上眼睛,我会把你送到对岸的。”事已至此,我别无他法,只得按船老大的嘱呼,紧紧抓住那杆子不放,闭上眼睛,任凭小船颠颇起伏,心里默念,上苍保佑,老天照应,家中还有父母弟妹,千万不能出事,万一,我不敢往下想了,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实想睁开眼睛看看这波峰泿谷中的小舟,是如何斩荆劈浪一路前行的,但是我因为怕,又不敢睁开眼,只能是凭在老天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搏斗,小船终于靠岸了,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天哪,多么惊险,差一点,这身骨头就沉到海里了,家中的父母就要哭死,真是苍天有眼,祖宗积德,使我逃过了这一劫。下船后和船老大告别,匆匆去团部办事交差。下午再也不敢坐小船过海,而是去团岛码头坐海轮返回。经历了这一番劫难之后,才深深领悟到救命稻草的含义,人的求生是本能的,一旦遇到危险,连一根稻草也是抓住不放的,我想,这就是救命稻草的来历吧。

团岛黄岛往返的海轮,大概有三四十米长,七八米宽,五六米高,这么大的船,在内海里航行,不是感觉到船在摇晃,而是看到船在海浪的冲击下,左右摇摆不定,像小孩的摇篮,一旦超过了角度,就会翻的。这时,有座位的人都坐不稳,站着的人更是东倒西歪,你扶着我,我扶着你,共同筑起安全的链条。我想起上午坐小舟过海的事,心还怦怦地跳着。

这次经历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到今天一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