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最怕哪一集(刘姥姥在贾探春房中当众打了板儿一巴掌)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用了三个篇幅密集描写,这在红楼梦中绝无仅有,哪怕秦可卿葬礼和元春省亲都掺杂了其他旁枝末节在其中。集中描写刘姥姥,必然造成大量细节描写,今天说一下刘姥姥特别不合理的一个举动,在贾探春房中当众打了外孙板儿一巴掌?难道仅仅因为板儿淘气么?显然不止于此。

刘姥姥最怕哪一集(刘姥姥在贾探春房中当众打了板儿一巴掌)(1)

话说刘姥姥被贾母带进大观园,头顶被插了一头花,吃饭成了女篾片,将贾家上下逗到不行。一顿饭吃的贾家上下开心不已,刘姥姥心中什么样?有人说刘姥姥大智若愚,既然放下面子被人调侃,捉弄,坦然接受呗。个人的意见并不同。人要脸树要皮,刘姥姥也是活了一辈子的人。她本身并不是个厚脸皮,第一次见王熙凤臊眉耷眼很扭捏,就算这次豁出去大干一场,终究心理门槛难过。而她的情绪,最终释放之处就是打外孙板儿那一下。

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Y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玩罢,吃不得的。”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花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地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得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

板儿这里确实有点闹腾,但刘姥姥在别人家做客,按礼节绝不可能打的自家孩子哭闹起来,最多呵斥住不让跑闹而已。刘姥姥不光给了板儿一巴掌,还骂的特别难听,用了“下作黄子”和“上脸了”两个词。

刘姥姥最怕哪一集(刘姥姥在贾探春房中当众打了板儿一巴掌)(2)

“上脸了”好解释,现在北方依然在用,东北往往叫“胜脸”,比喻逞能、不服管教,不听话。板儿不听话确实是“上脸”。只是结合刘姥姥前一句“没干没静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上脸了”则有骂自己的嫌疑,大有:该,让你没脸没皮的来,被人戏耍成这样,还恬不知耻穷高兴呢。

而“下作黄子”就更难听。所谓黄子指种子,胚子。矛盾解释为“下流胚子”。与后文邢夫人骂贾琏:“我把你没孝心的种子”异曲同工。这种话不光粗俗,还不宜当众骂出来,刘姥姥骂人打孩子,明显是在被嘲笑的羞恼情绪中没有走出来,否则以刘姥姥的察言观色不可能做此冒失行事。

刘姥姥最怕哪一集(刘姥姥在贾探春房中当众打了板儿一巴掌)(3)

刘姥姥的冒失恰恰证明王熙凤等戏弄一个农村老太太的过分。刘姥姥穷的过不去冬,来贾家讨钱的行为确实不好。可她要有办法也不会臊眉耷眼过来看人眼色。转过年秋天地里打了粮食,好的自己都没吃就先给贾家送来了。虽说私心里一定还有不白上门的意思。到底也算不忘本。王熙凤等如此待人,实在过分。刘姥姥的一巴掌,打的是板儿,其实抽在了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脸上。说好的诗礼簪缨之家,却如此挟恩自重,践踏人的尊严,可耻!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刘姥姥打板儿的原因除了板儿闹腾,还有板儿喊出来“这是蝈蝈,这是蚂蚱。”蝈蝈与蝗虫外形近似,蚂蚱就是蝗虫。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线索埋伏。有人奇怪林黛玉雅谑刘姥姥“母蝗虫”是四十二回的事,为什么四十一回回目就用了“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看到四十回刘姥姥打板儿那一巴掌就明白,“母蝗虫”的线索埋伏在这里。而刘姥姥这一巴掌是否也有抽打“母蝗虫”这名字的由来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