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林学院院长(校长说浙工院院长毛建卫)

9月23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该院院长毛建卫以《在浙工院的田野里厚实根基、茁壮成长》为题,给5674位大专与本科新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他表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到快变量时空,对大学生来说正是一个能更快成长、能更强发展的窗口期。而每一位同学都如同一棵树苗,现在起,你们要从父母、老师“摇篮”中的“幼苗”向大学田野里的“新树苗”蜕变。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院院长(校长说浙工院院长毛建卫)(1)

毛建卫致辞原文如下——

亲爱的2022级新同学:

今日秋分,秋分时节,风和日丽,秋高气爽,过几天丹桂也会在校园里飘香,这是浙江最好的季节,秋分也是收获的时节。今天,我们举行开学典礼,共同见证5674位大专与本科的新同学成为浙工院的新成员,你们的到来结束了前一夜的“梅花”台风,当大家一早报到的时候,已是清爽的秋风,蓝天白云中阳光盛开,最远从西域来的每一位新生的脸上盛开着更美的青春阳光。

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给予你们无私关爱的亲人、师长、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我们正处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更处在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在这样大变局中,新技术、新技能、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新职业,不断在“无中生有”,由此加快了业态、职业、岗位的结构改变,加快了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教育结构的迭代升级。你们在大学里会感受更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到快变量时空,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正是一个能更快成长、能更强发展的窗口期。

每一位同学都如同一棵树苗,现在起,你们要从父母、老师“摇篮”中的“幼苗”向大学田野里的“新树苗”蜕变。在此,我向同学们讲三个方面:一是我们来看看浙工院的这片田野里有什么样的阳光、雨露、土壤、空气?二是在这片田野里要成长成为什么样的大树?三是在这片田野里如何厚实根基、茁壮成长?开学典礼的一个特征就是促进大家去思考,思考人生。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院院长(校长说浙工院院长毛建卫)(2)

一、在这片田野里有什么样的阳光、雨露、土壤、空气

我校拥有43年办学历史,912亩土地,900余位教职员工,近16000名在校生,学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单位等;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基地等,牵头成立全国智慧建造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全国黄酒产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联盟等全国性平台;获批了浙江省工业设计中心(省经信厅)、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基地(省经信厅)、首批浙江省退伍军人创业基地(省退伍军人厅)、浙江省双创基地(省发改委)、浙江省众创空间(省科技厅)等省级平台。

我校43年发展历史中,一大批校友已成为上市企业负责人、全国技术能手、企业生产技术骨干等等。我们的一个机电专业群,就产生了一批全国技术能手,而且这两年来在教师和校友中又产生了浙江省工匠10个、浙江青年工匠5个,等会发言的校友就是去年评上浙江省工匠,了解最新的成果,同学们更有感性,榜样触手可及。

这两年来,我校成为了首批全省“双高”学校,产生了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1个,入选全国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开创了中美合作办学专业2个,建立了国际产业学院,获得了教育部留学生教育资格,与尼日利亚共建的丝路学院在三天前开班。

去年来,我校突破性获得国家级协会学会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以主持人获二等奖2项),第6项科技进步奖正在公示;今年来,立项或公示的人文社科类省部级及重点项目6项、市文化工程重大项目黄酒文化研究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92项;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成果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产经新闻、中国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等一批媒体发表和报道;为教育部、省委等有关部门提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等智库报告多份。

我校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弘扬“明德敬业、知行合一”的校训,“知行合一”来源于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是世界级的思想巨人,他的故里离这里2100米,我们学校在思想巨人的故里边上,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我们坚持“珍爱教师、关爱学生、热爱学术”,坚持“专业学科服务一体化”,坚持“政、校、行、企、研与国际合作,城、产、教、科、创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匠心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在这片田野里要成长成为什么样的大树

一棵小树苗的成长,首先要明白长成什么样的大树。青年正值“拔节孕穗期”,要根深叶茂,务立其本;要胸怀“国之大者”;要努力成为一棵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大树。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座谈时指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学们,我们要为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为这片土地上的几千年文明和社会主义建设延续荣光。

今年5月1日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中指出: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社会责任、匠心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个目标定位我们刻在了校门口的大路边,让每一位进出的师生都要时刻记住。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座谈时指出:“大学阶段,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涵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工科类的学生具备了人文情怀会走得更远。

同学们,你们要拼尽全力把根向下扎得更深,要拼尽全力让生命向善向上,首先要筑牢信仰之基,让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成为你们立身、立言、立行之本,还要厚实理论和实践之基,注重融合、躬身实践、知行合一,我们的各个专业都是经世致用之学,要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应用于实践。在成为大树的过程中,必然要历经风雨,根扎得越深,根系就分布越广,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就越多,丰富的营养才能保证枝叶茂盛、树干强壮,才能不怕风雨、茁壮成长。

三、在这片田野里如何厚实根基、茁壮成长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知识体系搭建和价值观塑造尚未完成,情感及心理活动非常丰富,思维进入最活跃的状态,接触的每一个人、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阶段、所处的每一个场所,都会对其成长产生影响。”

何以成为大树?在这片田野里,在三年或四年的时光中,给新生同学们建议12条,让我们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阶段,所处的每一个场所,都能推进同学们厚实根基、茁壮成长:

——在党的思想理论浸润中成长。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在课堂教学中成长。紧跟老师思路,吸取老师已经从中取其精华的知识,并且学会独立思考。

——在实验实训实习教学中成长、在社会实践中成长。陶行知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在课外阅读中成长。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智力投资。

——在学科技能竞赛中成长。锤炼意志,磨炼匠心。

——在课外讲座中成长。激发专业行业兴趣,提升知识素质结构。

——在体艺活动中成长。运动和才艺会强健体魄、陶冶情操。

——在寝室、班级、专业、学院团队中,在学生组织和社团中成长。培养合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

——与教师交流中成长、与大师交流中成长。会提高智慧,会看到未来。

——在国际化氛围中成长。在“第四课堂”中扩大国际化视野。

——在文化校园中成长。“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所谓“文化校园”,那是建筑、自然、文化与心灵之间深度感应的空间对话。

——在历史人文古城中成长。绍兴古城有很多世界影响的“金名片”,如王羲之书法、王阳明心学、中华国酿绍兴黄酒等。

今天,同学们是学校田野里的一片嫩绿挺拔的新树苗,你们的DNA里刻着中华民族的青松气质、红梅品格;数年后,会成为一片硬朗朗的树林,10年、20年将长成郁郁葱葱的森林,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业的栋梁之才。

要求大学生们: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祝福你们!在浙工院的田野上厚实根基、茁壮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