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实现价值(脚踏实地才是当代青年实现价值的)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今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同学们开启“纵江淮沃野 赴农科之约”活动,前往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开展调研活动年龄不到20岁的团队成员走进乡村,走访“种植大户”张道平,参观了农业生产企业的稻米烘干全流程,向肥东县驷马山电灌工程师学习水渠等站内设备及其运作方法走出教室,接触农业实践,没有那么轻松,但在团队成员看来,却是用实践行动践行“报国兴农”的初心和使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实现价值?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实现价值(脚踏实地才是当代青年实现价值的)

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实现价值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今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同学们开启“纵江淮沃野 赴农科之约”活动,前往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开展调研活动。年龄不到20岁的团队成员走进乡村,走访“种植大户”张道平,参观了农业生产企业的稻米烘干全流程,向肥东县驷马山电灌工程师学习水渠等站内设备及其运作方法。走出教室,接触农业实践,没有那么轻松,但在团队成员看来,却是用实践行动践行“报国兴农”的初心和使命。

其实,像这样的大学生“三下乡”队伍还有很多。从1996年《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下达至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扎根基层,用近25年时间创造“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勤奋和汗水在村庄和田野书写着伟大的篇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工作者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不少青年人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人正在加快脚步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担。

教育之风吹遍“九州”。回顾25年“三下乡”,教育是一个必须提及的话题。过去在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三下乡”落实后,有人加入援疆教师队收获了一群“新疆儿女”,有人带领队员在泾县连续6年接力支教,有人在河溪大山中找到教育的意义……对国家而言,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能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教育是走出“大山”的推力。很多走入乡村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如今已然青春不再,但漫长的坚持却换来了更多学生的光明未来,换来了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之音响彻华夏。当今世界,在多元化的国际竞争和挑战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着“传统文化无人传承之困”和“文化难以走入乡村之困”。“三下乡”落实后,不少学校组织学生走入乡村,了解非遗文化历史,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一些青年人自发排演传统文化表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团队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民族服饰、民居文化等带到大众眼前,助力文化传承。一方面,在青年群体的努力下,传统文化切实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广;另一方面,在“三下乡”活动的推动下,丰富的文化走进了乡村“千万家”,满足了更多国民的精神需求。

科技之光照耀未来。青年是科技的未来,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青年人一直在发挥重要作用。从大学生推动“乡村大脑”的研发,到农村“智慧养老”模式的形成,一次次科学技术的“传帮带”在乡村的使用,极大便捷村民的生活,激发了农业创新活力,按下了乡村振兴的“加速键”。

今天的中国,属于挑灯夜战的莘莘学子,属于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属于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属于每一个走在奋斗路上的追梦人。

每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茫,但汇聚起来却能形成推动中国科技、文化、卫生等多方面全面提升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应该把视线聚焦在具象的目标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终能“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致敬前行者,致敬后来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