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

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古蔺县

古蔺县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1)

古蔺县历史悠久,在一万多年前,古蔺曾生活着远古人类且已开始创造人类文明,秦汉时代,古蔺为西南夷城,系彝、苗、羿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古蔺有夜郎国之称。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的使者为寻找往印度的通途,经过夜郎,夜郎国君发出“汉孰与我大”之问。其实,那时的夜郎也是大国,中心即在古蔺一带,“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2)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3)

古蔺县古为“蔺州”、“落鸿”,是奢香故里,被誉为郎酒之乡、春兰之都。是全国性酱香酒生产基地、中国白酒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古蔺县也是典型的依水而建的城镇,古蔺的河依城而过,所以这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古蔺县现有人口87万余人,也属于大县了。也相对于其他小城,古蔺县的县城可以说是很热闹了。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4)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5)

提及古蔺县,我第一印象就是“郎”酒产地,,小的时候家里还存有2瓶“郎”酒,记忆深刻。郎酒,产自古蔺县二郎镇,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在这里不得不说“美酒河”,美酒河位于赤水河北岸,集奇、险、峭、峻、秀为一体,因盛产美酒而得名;摩岩石刻“美酒河”秀于古蔺县二郎镇赤水河上游3公里北岸蜈蚣岩上,每字面积1600平方米,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天、地宝洞属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总面积2万平方米,是国家名酒郎酒的天然储酒库,被称为“酒阵兵马俑”。郎镇蜈蚣崖峭壁的天宝洞、地宝洞,是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其地质年龄为一亿八千万年。此前为海底世界。两洞原名“天保洞、地保洞”,后更名为“天宝洞、地宝洞”,天地宝洞上方还有一“人和洞”,取意“天地人和”。天宝洞洞口峭壁上镌刻的“天宝洞”三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刘尉所题。天、地宝洞于上世纪70年代初改造完成,总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用于储存郎酒使用至今。洞内有土制陶坛万余只,储存基酒数万吨。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2007年入选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6)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7)

古蔺县除了“郎”酒,还有“潭”酒,潭酒,出于仙潭酒厂,历史悠久。据古蔺县志记载:古蔺古属夜郎国,夜郎人勤劳、勇敢,用本地盛产的糯高梁和小麦酿造出的“潭酒”、“仙潭酒”,因其工艺精湛、风味独特,酒质特佳,深受百姓喜爱。1993年,“仙潭”牌大曲和“潭”牌潭酒双双荣获国际博览会“国际特别金奖”,并授予“世界名酒”称号,可能因为宣传不多,不为很多人熟知。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8)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9)

古蔺县不仅盛产好酒,而且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竟然拥有4个国家AAAA级景区:黄荆老林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西北部,是国家AAAA级景区;太平古镇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西北部,古蔺河与赤水河在此处交汇,距县城古蔺35公里。古镇有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1935年“四渡赤水”,中国工农红军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景区是川南独有的山地古镇;大黑洞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包括箭竹乡全境,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观大黑洞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占地4800亩,总共有42处大景观;古郎洞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古蔺县东新镇,距离古蔺县城52公里,古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北麓,赤水河及其大小支流穿插迂回,地貌呈现出地势高峻,河谷深切的特点;石灰岩发育出众多溶洞,古郎洞是赤水河流域景观比较丰富、发育比较完整的代表性溶洞。洞内景观奇特,暗河密布。5个国家AA级景区等等。

古蔺发展现状(依水而建的美丽小城)(10)

来到古蔺县,当然要品尝当地的美味小吃,川菜是必不可少的,当地还有古蔺麻辣鸡,老腊肉,古蔺手工面,牛肉干,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