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

【屐痕处处】念念不忘,方有回响 ——游千岛湖散记

原创: 朱翠霞 晚上八点 今天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1)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2)

念念不忘,方有回响

——游千岛湖散记

海洋是有深度有内涵的,因此有“海纳百川”“望洋兴叹”之说,除了沧海桑田,“百川东到海”的那份喜悦和释然,那一份归属感无需细说。可是一个湖,尤其是人工湖,不免就有些局促了,那些被引诱或被欺骗的河流,从角角落落里满怀期待而来,却被圈禁,再也掀不起波涛,于是只好归于平淡,无喜无悲。不过,千岛湖似乎不属于这一类。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为“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千岛湖当地有个说法,千岛湖有三头:坐船头,看山头,吃鱼头。因为湖面宽广,据说抵得上一百多个西湖,而蓄水量号称“西子三千个”,所以来往是必须乘船的,可以一路欣赏“青山绿水金丝带”的风光,青山绿水不必解释,金丝带指的是山腰的水线,土层呈现黄褐色,仿佛缠着金丝带。而整个千岛湖的岛屿星罗棋布,常见的岛屿有398个,大中岛屿一千多个。以前听过猴岛、蛇岛等去处,这次却只去了梅峰、渔乐、龙山三岛。梅峰岛可以俯瞰整个千岛湖,素有“不上梅峰观群岛,不识千岛真面目”的说法。渔乐岛就是一个小规模的吃喝玩乐的地方,唯一的一个快餐店人满为患,手脚慢的游客只好端了饭菜站着解决吃饭问题。龙山岛即海瑞祠所在,旁边还有一座钟楼,那口钟据说还是南宋的。这三个岛的上下来去都不算有难度,所以不需要借助外物,但当地导游会鼓励游客坐缆车或者找代步,稍有一点忧怖之心就极易被忽悠。

我外出旅游,不太看重吃,但千岛湖的胖头鱼,味道鲜而不腥,相当美味,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3)

我出游素来不喜欢不期而遇,所以每每去一个地方,总要先看一些资料,让自己对要去的地方有个大致的了解。又喜欢听故事,所以旅游的时候喜欢跟着导游走,让他们把一个个听过的没听过的故事或简洁或生动地讲述出来。于是眼中的景,脚下的路,都有了不一样的意境,因而也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浑浑噩噩半辈子,喜乐不喜悲,千岛湖的故事有喜亦有悲,都源于湖底的那两座古城和大小村庄。

狮城遂安,贺城淳安,据记载,千岛湖底下藏着这两座浙西古城,还有1377个大小村庄,移民将近30万。然后有了雄伟的新安江电站,有了风光秀美的千岛湖景区。

对于广大受益者来说,这样的举措当然是可喜的。“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如诗如画的新安江,宛如一条飘带逶迤在浙西的崇山峻岭中,滋养着大地和生命,带来了富足与安宁。”淳安博物馆的一段文字这样说。可当我走进淳安博物馆,头顶那30万片洁白的贝壳和洁白的灯光一起刺痛了我的眼睛——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4)

一片贝壳,就是一名背井离乡的移民!

导游是个来自河北的满族小伙子,在他的介绍里,我记住了这样的几句话:“1959年”,“因为匆忙,所以水下古城保存完整。”“有一个人还在山上干活,村里人上山告诉他要马上迁移,于是他赶紧下山拿了几件衣服就走了。”

中国人向来安土重迁,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里,他们似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迁徙了,就和我身边的铜山源水库的移民们一样。我曾经听与共和国同龄的母亲叹息般地说到她的几个本家,本来都是铜山源里,经常来往,可就是因为建水库,后来都搬走了,也就难得来往,后来就杳无音讯。还记得有一次去水库旁边行走,触目而来的是一些陈旧破损的墓碑,我不知道这些墓主的子孙们,是否会在三更梦醒的时候想起曾经的那些街道弄堂,或者堂前的天井。

浙西一带的房屋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淳安一带就是。我们参观的芹村古村落是目前淳安人口最多的古村落。说是古村,其实将近一半是钢筋水泥的洋楼,剩下一半的老房子基本是飞檐翘角四方天井的模式,在新旧更替中传递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以前老房子的天井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我一直以为“背井离乡”一词中的“井”就是天井,可后来读的书多了,却发现“井”字的说法似乎不少,可我的意识里,“背井离乡”背离的就是天井,是光明,是希望,是子子孙孙无穷尽的风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给自足的生活。

看过千岛湖水下古城的纪录片,源源不断的水钻进门,穿过窗,流过天井,安抚着只剩下鱼虾们流连的桌椅和墙壁,安抚着长出了海草的石狮子和牌坊。那些被黑暗和蔚蓝笼罩的物件身上,或者还留有很多主人们留下的痕迹,比如一道划痕,一个凹坑,有可能是原主人无意留下的一道痕迹,如果它们有灵,它们也许会赋予这些痕迹一个词——思念。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5)

我感觉“思念”其实是两个词。“思”是想,是有关过去的继承或是改变的思考;“念”是念念不忘,是那些因果留下的遗憾,也或许是释然。几乎30万人的“思”变成了“锦山秀水”的千岛湖,而那么多的“念”最后凝结成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心境,铸就了“舍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坐船之前,我们走过几座雕像,建造贺城的贺齐,第一个女皇帝陈硕真,被宋江剿灭的方腊,还有著名的清官海瑞和理学家朱熹,或许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多少也有些这样的思念吧。

念念不忘,方有回响。

不想多说陈硕真和方腊,因为太悲凉,就仿佛两条清澈跳跃的小溪,最后却被半路截断,融进了一些人为的时间之湖,但还好,偶尔的水风会吹起一些波痕,在时间的流里不时涌起或许能给酷暑增添一分清凉。也不想多说贺齐和朱熹,贺齐是伟大的,仿佛一道汹涌的水波,终于冲开了一个湖泊,于是成为一道潋滟的水光,和这个湖泊一起留在了时间的流里,和时光一起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也许能给寒冬增添一分暖意。而朱熹在贺城期间写下的千古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仿佛早早地预言了千岛湖的形成,此一念似乎解析了千岛湖的前世今生,让所有的果都找到了因。

然而龙山岛上的海瑞祠的那一念更是响彻古今。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6)

坐在船上,导游就几次说起海瑞和海瑞祠。

海瑞乃明代广东琼山人,中了举人后两次会试不第,于是做了福建南平县学教谕,后来升为浙江淳安知县,他爱民,清廉,刚正,成了淳安人民念念不忘的“海青天”。海瑞在淳安任知县不足五年,但有关他在淳安的故事却很多。海瑞离开淳安的时候,百姓们明知不能挽留,就专门为海瑞建了生祠,还立了一块去思碑。淳安人民用了五百年的时间,记着海瑞在淳安的五年,以后应该也会继续思念下去。为官如此,也算得其所归了。

在千岛湖一座叫做“龙山”的小岛上,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海瑞祠。导游说,这座海瑞祠所有的建筑材料还是五百年前的,之所以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岛上,是新安江水库蓄水时,当地的老百姓舍了自己的家去抢出来的,可见海瑞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难怪当地政府把此处设为廉政教育基地。就在大门附近,有座两只手的金属雕塑,刻有”廉”字的手重重地压制着刻有”贪”字的手,寓意一目了然。走进祠堂,海瑞的塑像端坐在祠堂里,眺望着一湖碧水,头顶降妖伏魔的八仙和四个妖怪的木雕也栩栩如生。祠堂外面,有着各种与海瑞有关的陈设,有携僮自给的菜园,有为母亲七十大寿而写下的“寿”字碑,据说一个字里含着“生母七十”四个字,倒过来看还是一个“寿”字。还据说,海瑞母亲七十大寿,海瑞只买了两斤面条和两斤肉祝寿,而且这还是海瑞在淳安当官五年唯一一次买肉,被当时的屠户当做稀罕事显摆。海瑞亲自给母亲贺寿做的糕点,如今成了千岛湖的特产,被称为“孝母饼”,味道不错。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7)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以为,到了千岛湖的人就有可能置身于仁者和智者之间。因为这个湖是山与水相辅相成的:湖在山腰,水底芳草萋萋,鱼儿在沿着山脊攀登或下山,恬淡从容;山在湖面,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人们或坐或站或走,自由畅快。

不得不说,千岛湖是个疗休养的好地方。一湖纯净的秀水能够洗涤了世俗的尘埃,湖面连缀成树枝状的小岛都是氧吧,能够清除肺腑中的郁气。而海瑞祠前的那双金属浇铸的手会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让天更蓝水更清,从而使人心始终保持静和净。

念念不忘,方有回响。此时,窗外炎炎夏日,我的眼前却依稀是千岛湖下的青山绿水烟火人家,也便有了些许的平静清凉。

那是一场思念的雨(那一汪水是梦的天堂)(8)

作者系“晚上八点”特约作家

浙江省衢州市杜泽中学教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