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抱怨的人烦恼会越来越多(喜欢抱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

想想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有下面这些类似的牢骚、抱怨:

“我的运气不好,没有遇到好的公司”。

“如果不是总有人和我作对,我不会这样一事无成”。

“这个工作太无趣了,我只能这样干一天算一天了”。

有的人抱怨,是希望听到的人能有所改变,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有的人抱怨仅仅是为了宣泄心中的不满,将气愤、沮丧或者失望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希望获得认同。

无论是哪一种抱怨,都是对于现状不满、而又无力改变现状。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当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大多数寻求心理治疗的患者都对改变现状感到力不从心,其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也就是说,喜欢抱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

喜欢抱怨的人烦恼会越来越多(喜欢抱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1)

1 真正的自由是拥有选择的权利

一位因难侍候的病人而痛苦万分的护士,分享了自己从积极主动的心态中获得转变的心路历程。

“你们绝对想象不到我的经历!我是一个护士,曾经看护过一个算得上世界上最挑剔、最难侍候的病人。我做什么他都觉得不够好,不但从来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而且还处处找茬,与我作对,结果我每天都过得十分痛苦,然后又不由自主地把坏心情发泄在家人身上。其他护士也有同感,我们简直就希望他早点死掉。”

“第一次听到有人大谈积极主动,说什么除非自己允许,否则没有什么事可以伤害到自己,所有痛苦都是自找的!这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听上去像是我的烦恼都是咎由自取!”

“可是后来我又反复思考了这番话,从内心深处问自己:我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回应方式吗?

“结果居然发现我的确有这个能力。当我意识到在面对难以相处的病人的时候我其实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并承认是自己选择了痛苦之后,我渐渐认识到我的确可以选择不痛苦。”

“所以那一刻我站了起来,感觉自己像是个重生的犯人,想向全世界狂呼:‘我自由了!我摆脱了牢笼!不再受制于别人对待我的方式。’”

真正决定我们是陷入在痛苦当中不能自拔,还是超脱于痛苦,取决于我们自己。正如史蒂芬·柯维所说,“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尽管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的确会让人身心受创,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积极的态度、走出负面影响的阴霾。甚至那些痛苦的经历,可以被当作磨炼意志、开发潜能、提升自我的机会。

真正的自由是拥有选择的权利。无论面临怎样的外在环境,我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言行以及影响环境的方式。即使任何东西都改变不了,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我们永远拥有这种选择的终极自由。

喜欢抱怨的人烦恼会越来越多(喜欢抱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2)

2 自由意味着承担责任

前些年总觉得每天的生活忙碌又单调,想培养个兴趣爱好,又觉得没时间。日子就这样像复印机一样,精确地重复相似的内容。有时候甚至梦想回到学生年代,似乎那时候最大的自由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日子就这样在抱怨和白日做梦之间继续着。

一切在三年前有了转机。我开始看书学习,试着用书中的知识改变自己。在看了一些时间管理有关的书之后,慢慢地我发现,做自己想做的事,从来就不是一个奢望,而是一个真正可以实现的目标。没有时间也从来不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我有了阅读、写作、正念、健走等稳固又不断给我充电的爱好,感觉自我的小世界丰富多彩。

有一天我非常感慨,为什么我居然有近十年的时间都没有意识到,我居然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就获得如此多的自由!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在逃避问题,却反被问题禁锢。与其说是身不由己地成为生活的牺牲品,不如说是我主动放弃了自由和权利。

按说人人都想追求自由。那为什么说人们会逃避自由呢?

因为自由就意味着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可是做出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结果,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比如,你想辞职,做自由职业者,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就要承担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后带来的不安全感,甚至是生活水平的下降。

问题在于承担责任会带来痛苦。所以人们想要躲开这种痛苦。于是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选择的权利,这实则是在逃避自由,不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

喜欢抱怨的人烦恼会越来越多(喜欢抱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3)

3 逃避自由是因为我们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

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感到恼火又焦虑。他们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只能依赖一贯的招数,包括命令,惩罚,威胁,斥责,冷暴力,甚至辱骂。然而就像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一样,孩子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变化--如果不是更严重的话。

有的父母甚至让孩子的问题拖延数年而没有解决,这些父母也许心里在想:“我原本以为等孩子长大一些他就会懂事,问题就会消失,但谁知道问题一直都存在,而且越来越厉害。”

最后,要么问题严重到必须向儿童心理学家求助,要么孩子的问题行为已经酿成苦果。如果你不教育孩子,孩子只好被社会教育。

抱怨反映的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不满。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则认为,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意味着走出舒适区,要采取行动。而且改变之后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许有更多的痛苦。而保持现状,虽然仍有不满的地方,但一切都是熟悉的,可预测的。毕竟和改变并面对未知相比,抱怨要容易得多。我们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不幸。

喜欢抱怨的人烦恼会越来越多(喜欢抱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4)

4 拥抱选择的机会,拥有更多的自由

在一味抱怨的时候,人们缺乏的是改变和前进的动力,缺乏的是选择的勇气。人们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放弃选择度过一个有目标感的生活。

对现状感到无奈,是因为我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能够看到我们的一生其实都充满了选择的机会,就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否则总觉得自己是个生活的牺牲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