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

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1)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康震的精品课《康震品读古诗词》编辑丨毛毛

说起李煜,大多数人先会想起他的才情,再想起他是个皇帝。有人说如果他不是继承了皇位,能更加幸福。但是如果他没有那段经历,也必然难以在词上获得登峰造极的成就。

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2)

亡国之君李煜的词:语言浅白却千锤百炼

李煜的词大家读的多了,就会有一种感觉,就好像我们日常说话一样。

李煜的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有一句“剪不断,理还乱。”

这什么意思呢?想剪吧剪不断,但你要去整理它,它又乱了,怎么办呢?按理说是如果乱就把它剪断,是吧?那么剪断了之后我来把它捋顺了,可是你又剪不断。

还有“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些都是口语化。

可是如果让你来写这口语话,你写的出来吗。所以他的语言是这样的浅白,赋予口语,好像家常语一样,可是又仿佛沉浸到了一种非常深厚的情感当中,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这样一种淘换和淘洗。

李煜自从丢掉了国家,丢掉了皇帝的宝座,可以说整日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据史书上的记载“此中日夕只以联泪洗面”。

他每天就只是哭,哭完了之后就是睡,睡完了醒来就是写这些词来倾吐内心的血和泪,然后接着以泪洗面。

这或许是作为昔日的一个帝王所特有的那种惨痛的经历。因为他原来手下的一帮大臣也纷纷的归附了宋朝,他们此时此刻变成了宋朝的臣子,那种沉痛比起李煜可能要轻的多。

李煜笔下的月光,别样的惨淡

中国古代的诗人特别喜欢写明月。明月在李白的笔下,有时候好像他赤子之心一样的胸怀,有时候好像是他的故乡的情思。

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3)

明月在王维的笔下却好像是一段禅意的领悟,有时候又是自然山水的化身。明月在杜甫的笔下,是对亲人的无比的思念。在苏轼的笔下是自己的一段兄弟的情谊。

可是到了李煜的笔下,这月如钩,那就是惨淡的人生,是愁苦的心境,是作为昔日的帝王,如今的阶下囚,这样一种巨大的人生的反差,带来的惨痛的经历。

本来月光是像流水一样,可是此刻也许是像秋霜一般。本来月光是无比的清澈,可是现在却变得无比的冰凉。

这惨淡的月光零散凌乱的铺在了地上,这个“月如钩”可真是让他足够伤心的。

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4)

作者说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离愁。什么离愁?就是离开自己家国的愁,就是思念自己家国的愁,这样的一番情感,作者用如此浅白的语言表达出来,真是直接写到人的心里边。

李煜词的特点:早期奢靡华丽,晚年词风哀伤

李煜的词纯以白描见长,而这白描实际上非常有语言的表现力。不经过千锤百炼,那是断断写不好的。

李煜据史书的记载,擅长辞藻,擅长书写,而且他的生活也是特别的奢侈。他早期的词也正是用了那繁丽的词藻来写着奢靡的生活。

譬如,“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这种对于语言和文字的功夫,李煜在他的早期已经有所展现。

只不过那时候写的对象不同,那会儿写的是宫廷里的男男女女,宫廷里的花红柳绿。而此刻这样一种写作的功夫用在了内心的惨痛的世界,用在了自己真情的表露上,那自然写出了另一番的境界。

只有经历了大事件,只有经历了大坎坷,只有经历了生活当中的种种沟沟坎坎,那么作者才能够将胸中之块垒尽数写出,也才能够使得作品的思想内涵达到后人很难企及的高度,也才能够真正使得书写深入到人性的深处。

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5)

如果李煜没有经过家国破灭,没有由万人之上跌落到万人之下,他的心理落差没有这么大,他有生花之妙笔也断断写不出来这许多忧伤,也写不出来这许多流传千古的绝妙的词句。

皇帝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他丢掉了皇帝宝座)(6)

因为这些词句的背后是作者那一颗赤子之心,是作者那一颗经历了世事沧桑变化的一颗真心。

所以我们说李煜前期的词已经尽显他艺术的功力,而他亡国之后的词则尽显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这一番感悟和体验,这才是他能够成为千秋词史上著名作家的根本原因。

关于主播和课程:

《康震品读古诗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为您深度解析80首,延伸100多首,30位诗人的快意人生,600年唐宋国家事。带你丰富文学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个人气质、提升内在修养。

课程总播放量超过1000万,一共150集,带你纵览唐宋国家事,品味诗人的快意人生。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