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是全国唯一的苗侗自治县。靖州飞山小学依托苗族、侗族银饰文化资源,建立“银饰之美”工作坊,聚焦师生对苗族、侗族银饰的文化认知、技能掌握和创作表达。工作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通过设计学习目标与教学活动预设学习成果。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

“银饰之美”工作坊参加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

探索银饰制作,寻找适合方法

教学初期,教师在不断探索立体造型的银饰制作方法中发现,呈现银饰的浮雕效果可以用铝箔纸来代替银薄片,利用剪刀、刻刀、刮画笔、打孔器、小铁环、小铁丝、压花器、铁钳等简单工具,将传统银饰中的压膜、镌刻、铆等工艺转化为打孔、卷、串接等学生易于操作的方法,为学生开展银饰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2)

银项圈(一)

预设学习成果,开展银饰教学

“银饰之美”工作坊的学生学习成果包括了解苗族、侗族文化及传统银饰锻造工艺,认识银饰的种类及其构造、纹样的特点,掌握银饰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意表现等内容。教师开展教学前需要了解学生对银饰文化的认知水平和需求,从认知发展、技能方法、创作表达几个方面合理预设银饰课程的学习成果,以期促进银饰特色教学。教学时预设学习成果:

1学生能认识苗族、侗族银饰的基本纹样特点、银饰的常见形态及构造,了解传统银饰基本锻造工艺流程,了解8种银饰制作方法(画、剪、贴、刻、镂、卷、打孔、串接)及常用工具。

2学生能较为灵活、安全地运用8种银饰制作方法制作银项圈、银帽、银冠、银角等立体或半立体银饰作品,并能在作品中融入个人创意和想象力。

3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苗族、侗族银饰学习的认识和个人创作意图,对他人的银饰作品进行有依据的评述。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3)

银帽

完成学习成果的预设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苗族、侗族民族文化的认知和银饰创作意图的表达来合理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苗族、侗族文化,初步认识苗族、侗族银饰的种类、纹样特点、形态分类及结构特征,了解银饰锻造工艺与银饰的制作方法。

2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发现传统银饰特点以及银饰制作的方法步骤。

3通过学习苗族、侗族文化与体验银饰制作课堂活动,感受银饰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养成传承民间手工艺的责任感。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4)

银童帽(一)

校外走一走,亲近苗侗文化

“银饰之美”工作坊的教师在与学生日常交流中发现,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较少,希望通过第二课堂的校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地域文化。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民族银饰展示馆、走进具有民族特色的苗乡侗寨,近距离感受银饰文化的民族性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师生一同拜访银匠师傅,观摩传统银饰锻造工艺,了解银饰的基本制作方法。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5)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6)

走进苗侗人家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成果目标预设的阶段性规划,学生在校外研学中主动选择银饰文化知识进行探索,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对苗族、侗族文化及银饰文化内涵的解读。

用心看一看,欣赏传统银饰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银饰的纹样、结构,教师从当地文化馆借来成套的银饰,包括银帽、银簪、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等。课堂上,教师展示造型精美的银饰作品,让学生拿在手上仔细观察、触摸,体会传统银饰的质感,聆听并交流传统银饰的民俗文化寓意,在赏析中领悟银饰制作所呈现的严谨、虔诚的“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尝试描绘银饰的图案。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7)

银花片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8)

银发梳

设计意图

在欣赏传统银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表达对银饰的审美感受,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为下一步制作银饰提供工艺思路与创意。

动手试一试,学习制作方法

在制作银饰前,学生用刮画笔、剪刀、双面胶对铝箔纸进行绘画、裁剪、粘贴,充分感受铝箔纸的特点,熟悉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熟悉工具和材料之后,教师通过展示银项圈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银项圈的组成部分,讲解每个部分的制作方法。

1. 观察银项圈。分析银项圈的组成结构。

2. 主体制作。首先在卡纸上画出主体形状并剪下来,然后在铝箔纸上画出纹样,用卡纸勾画边缘并剪下,最后将主体的三层进行组合。注意正反两面的铝箔纸要保持整齐,通过按压和粘连使每层之间更贴合。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9)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绘制主体、裁剪、勾画、裁剪、绘制纹样、绘制纹样

3. 银吊坠制作。先将长宽合适的铝箔纸,剪成多个大小相同的梯形,再把水粉笔的笔杆尾部放在合适的位置,用大拇指紧紧压住梯形铝箔纸边缘,卷成锥形吊坠。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0)

卷吊坠、串接

4. 组合。制作吊坠和主体,将这两部分用小银圈衔接在一起。首先,用打孔器分别在设计好位置的银项圈和吊坠上打孔,此时要设计好每个吊坠在主体物上的合适位置,需要考虑左右对称原则;其次,用小银圈将吊坠与银项圈衔接起来,此时要注意小银圈直径过小,难以用手直接操作,可以用剪刀将它的接口剪开,便于串接;最后,将打孔器当成小钳子,夹紧小银圈,制作完成银项圈。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1)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2)

项圈

学生听完教师讲解银项圈的制作步骤后,尝试将自己喜欢的鱼纹、鸟纹、蝴蝶纹、花草纹等传统纹样绘制在铝箔纸上,用剪、贴、刻、镂、卷、打孔、串接等方法制作银饰作品。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3)

蝴蝶发簪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4)

鱼形发簪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5)

孔雀头冠

设计意图

教学时,教师将学习银饰制作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从主体制作到吊坠或者装饰物的点缀,从理解掌握画、剪、贴等银饰基本制作方法,到能够综合运用制作方法进行创作。预设构建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层层递进,探索学生从“学到什么”到“做什么”的发展过程。同时,保持学习目标预设与实际教学情况反馈的动态调整策略,保持学生的学习认知和情感状态优先,兼顾个人创意与民间工艺传承的教学实施策略。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6)

银童帽(二)

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3期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湘版银饰之美美术教案(从学到做银饰之美)(17)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5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