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十战京山坪坝纪实)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十战京山坪坝纪实)(1)

作者:朱春阳

京山坪坝地区在第二次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同国民党军队和侵华日军作战的军事要地之一。在历次战斗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在坪坝的土地上每当坪坝人民回忆起一次次战斗场面,无不对烈士寄托着无限哀思和怀念,坪坝的山山水水,冲冲凹凹,都留下革命先烈的足迹和血迹,坪坝的一草一木,无不是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用汗水和鲜血浇灌而茁壮成长的,每个穷苦农民无不是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的。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现将坪坝的十次战斗综合整理,以便将先辈们的光辉业绩世代相传。

一、坪坝城的围攻战

1932年冬月初五的清晨,伪团总彭玉堂派兵在双河口军训,并派王花子外出侦察敌情,当王花子走到朱家岭时,发现红军一路由安陆方向而来,一路由槐树方向而来(当时误认为是土匪),王花子一口气从朱岭岗跑回坪坝,一见到正在带领出操的崔教练就报告:“土匪来了”,崔教练迅速将地方游击队和商家持枪人员统统命令上了城墙,司锣员罗洪运提起锣从上街喊到下街:“土匪来了,快快上城”,不一会就动员了300多人和武器(当时只有十余支枪,绝大部分是土枪和矛刀)。由于城内的武器装备差,因此,也有大量的石块、木杠、石灰、桐油、梓油、煤油、底浆(做酒的底糟水)等。

谁知这两支队伍是由贺龙同志亲自率领的红三军第八师全体指战员,约8000余人,贺龙同志指挥机关设在坪坝东三华里处的九口堰。部队分别驻在坪坝周围的石家湾、龙家湾、沙窝等十几个大湾村。当时红军的武器除步枪外,只有两挺机关枪(机枪),五月初五这天,红军虽然包围了坪坝城,但是他们坚持作政治思想工作,劝其城内的伪团兵投降。红军的宣传队多次呼喊:“穷同胞、穷姐妹,不要再跟有钱人当走狗”。由于平民百姓怀疑共产党的政策,作政治思想工作完全无效,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开始进攻。红军的花机关一鸣,首先击中平民青年丁松,把丁松击毙后,城内一片混乱,在忙乱的情况下,团总彭玉堂下令严加防守。

红军面对坚固的城墙,采取了各种方法进攻:一是顶着方桌进攻,就是把大方桌盖上一层湿棉絮,组织人梯,顶着方桌爬城墙,结果被团兵用木杠一排一排推倒在城下,趁红军倒在地上之机,用石头砸,用快枪、土枪打,将一批批人打退了。二是撬门而入,5月6日八名红军偷袭到下街城门边,用铁锄撬门,被团兵发现,将煮开的底浆用竹筒喷在红军面部,将我红军八人面部全部烫伤。三是夜袭,夜袭是我红军作战的最好方法,可是团兵将棉絮捆在大柴上,浇上煤油、桐油、梓油,点燃之后,丢在城墙外,照像一座火城,红军爬城时,一个个照得清清楚楚。因此红军伤亡多人。四是毁掉刺城和铁丝城,全面进攻。由于坪坝的石城特别高,高达十多米,加上一道水城,一道铁丝城和一道茨城,道道易守难攻,在毁茨城和铁丝城时,我红军又受到一定损失,经过三天的战斗,我红军伤亡达80余人。

为什么用这么大的代价攻克坪坝城呢?就是在这次战斗之前,红军侦察员报告,说坪坝有国民党的兵工厂,他们实质上是来破坏兵工厂的。通过询问附近农民,才知道没有兵工厂,只是两个河南铁匠在坪坝城内制造土枪,结果把假报敌情的侦察员给予处决了。五月初七,红军兵分两路离开了坪坝,放弃了对坪坝城的围攻。

红军来时,一 路打富济贫,对周围土豪的财产给予没收,将部分实物分一部分给贫苦农民。他们把劳动人民当亲人。从此,揭露了国民党制造的一些谣言。

二、坪坝城的歼灭战

坪坝古城有几百年的历史,坚不可摧,周围有一道水城,除南门临漳河之外,三方都有大堰和水壕。共有六个大城门,其中有两个城门水陆不通,仅有东、南、西、北的四个城门有人行通道,除水城之外,在壕沟外面还有一道茨城。由于城墙坚固,所以在第二次革命时期我红军围攻三天三夜仍未攻克。城内150余户,1500余人左右,集镇虽小,但是生意十分兴隆,素有小汉口之称,100余户,就有70多户大地主、大商家,地主和商家为了保全自己,有的户购有私枪。城内文化十分发达,有的中上进士;有的中上举人;还有几十名考中秀才,素有“秀才之乡”之称。

坪坝漳河船只较多,是直达武汉销运土特产的主要运输工具,当时土匪到处横行,随县、安陆及坪坝周围的群众经常来坪坝城内躲避匪患。当时城内有驻扎的国民党地方游击大队,大队长名叫丁巨川,拥有100余人和枪,为了扩大势力,又招来谢令奎、朱华清、李卫清等游击队100余人和枪,共300余人和枪支。

1940年古历五月,豫鄂边区党委李先念、陈少敏和挺进支队司令部对驻在坪坝东二华里的刘家岩子,当时安陆毛家河游击大队长严淑端已放下武器投城了,平汉支队一、二两个团争取严淑端投城之后,于古历五月十二日下午包围了坪坝,虽然已经包围,边区党委为了减少损失,扩大兵源,一直坚持政治攻势,劝丁巨川投降。首先利用严淑端与丁巨川私人关系,先由严淑端写信,通过丁宇保传递,劝其投降,丁巨川收到严淑端的信后,当即写了回信给严淑端,表示坚持固守,死不投降,严淑端看回信后,眼看丁巨川态度坚决,于是又自告奋勇地进城和丁巨川面谈。一天用白布将严淑端吊进城,面对面的谈了三个多小时,结果丁巨川仍然坚持反动立场,拒不投降。而后又利用平汉支队侦察参谋丁云超与丁巨川都认为城墙牢固,地势条件好,我军难以攻克,因此,执迷不悟,仍坚持反共立场。

最后丁巨川站在城墙上,丁云超站在东岳庙前,俩人面对面的对话,由和谈到对骂起来。事后,严淑端、丁云超两同志到刘家岩子向边区党委和支队领导作了汇报,李先念、陈少敏、王海山等领导同志听取了汇报后,立即召开指战员会议,动员并布置了战场,由王海山同志率领三团负责东南方向,由一团团长罗厚福同志率一团负责西北方向。古历五月十七日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给我军作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两个团只有两挺重机枪,架在沙窝的莲花台掩护我军从杨林里方向进攻,由于雨量大,我机枪射手又无经验,机枪前脚下沉,瞄准点突变,子弹全部打在城脚,致使我军爬城梯队一排一排被自己的机枪打中,伤亡人数数以百计。

这次战斗,西北方向的精神战起了重大作用,一团在上街城门外的秦家湾罗家坟头,响起了鞭炮声、锣鼓声、号声和冲锋声,声音响彻云霄,由于游击队没有应战经验,认为我军主力在西北,误认为西北方向已发起了猛烈进攻,因此,国民党游击队从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兵力纷纷赶赴西北,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成了寡兵把守,在这紧要关头,王海山、周志坚同志立即下令,迅速从东南方向的杨林爬城而入,这时国民党的游击队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了手脚,一片混乱,在面对面的激战中,李卫清、朱华清潜逃了。游击队的300余人被全歼,另一个游击队头目谢中奎也被击毙,战斗结束后,四处搜查,唯独查不到丁巨川,直到十七日下午,潜逃在坪坝漳河水中用青苔掩盖着的丁巨川终于被活捉了,押送到安陆的毛家河,召开群众大会,后将丁巨川用石头砸死。被俘的国民党游击队士兵愿跟共产党干的一行留下了。后来,这些同志经共产党的教育进步很快,有的还当上党和军队的领导。坪坝攻克后,一批进步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有的还加入了补习班的学习,同年城内还组建了党小组。

三、方家松林的激战

1940年7月,日军的3804部队1200余人,在联队长奥津起三郎的领导下,从安陆出发,路过雷公店,在雷公店过夜,妄图来侵犯坪坝,并在坪坝安家。

我侦察员掌握敌情后,迅速向平汉司令部报告了敌情,司令部当即派一二个团的兵力迎战,星夜赶到了坪坝以东的坪—安公路沿山要道。看到日军的头目们骑着又肥又高的枣红战马,挎着洋刀、背着手枪、昂首前进,他们扛着钢炮、机枪、步枪,还有铁丝网,排着长队向坪坝挺进。

等到日军走到我军伏击地朱岭时,周志坚司令员一声令下,冲呀!冲呀!我军的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手榴弹统统齐发,枪炮声、呼喊声,震天动地,打得日军兵荒马乱,落花流水,奥津起三郎率兵强占了朱家岭制高点,并在周围布置了火力。由于我军斗志昂扬,在敌多装备好的情况下,还是拿下了朱家岭。

敌军被迫退到方家松林。为了打击日军,平汉支队政委方正平同志也参加了战斗。我一团五连连长李光帮率兵从刘家岩后面,进攻日军重机枪集中点,未等我军开枪,被日军发现,他们随即向我军扫荡。连长李光帮从战士手里夺过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将日军重机枪射手击毙,压住了敌军的火力,一团团长罗厚福同志迅速赶到五连阵地,亲自指挥。

为了进一步抑制敌军,四连从高松岭方向追击,六连从小河方向追击。二团从九口堰方向进攻,中午十二点左右,将固守在方家松林的奥津起三郎部队包围了起来,枪炮声、呼喊声和冲锋号声,响彻云霄,连续进攻五次,最后双方子弹都不多了就安上刺刀拼刺。我军指战员为了夺取战斗的全胜,他们英勇顽强,把敌人杀得有的往山沟里逃路,有的往稻田里藏,有的仍下尸首保自己,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满山都是枪炮、子弹壳和饭盒、罐头、铁丝网等,这次战斗共消灭敌军100余人。

虽然我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是我军指战员也有不少伤亡。侦察参谋谢萍同志光荣牺牲,坪坝的范运林同志受了重伤。每当回忆起这次战斗时,无不怀念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

四、吉家庙的阻击战

日军妄图把革命根据地——坪坝当作他们的据点,于1940年9月的一天,驻扎在安陆城的日军1200余人,在联队长奥津起三郎的率领下再次侵犯坪坝,携带各种武器、食品和铁丝网,排成长队又向坪坝挺进。

我平汉支队司令部驻在安陆的响台湾,侦察员们的侦察报告一个接一个的传递,当时平汉支队的三个团都外出抗敌去了,司令部只有一个警卫营,司令员周志坚、政委方正平等认真分析了敌情,最后决定:

(一)坪坝不安排部队防守,搞一空城计;

(二)迅速派通讯员外出,通知在安陆南乡执行任务的三团迅速赶回;

(三)司令部的全体指战员全部亲临前线。

星夜,王海山、方正平等率领部队潜伏在安陆和坪坝的接壤地——吉家庙,次日(9月11日)日军摇摇摆摆的已走进伏击圈,看着奥津起三郎骑着洋马,挎着长刀也来了,司令员周志坚同志把手一挥:冲啊!

这时敌军惊慌失措,随即迅速占领了周围的几个小寨子,激烈的战斗打响了,正当我军势力单薄之时,我三团政委王友德同志率领两个营的先头部队从雷公店方向赶回支援,离敌军不远就开起枪来,日军发现身后有我军的援军,更加慌张起来,不一会,被我军兵分多路将日军包围了起来,我军指战员象猛虎下山的扑向敌群,双方的炮声、机枪声、手榴弹声响彻云霄,子弹雨点般的落在敌军身上,打得敌人尸横遍野,血肉横飞,死了100敌军。可惜的是我军三团政委王友德同志光荣牺牲,王友德同志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们看到首长的牺牲,更激起了杀敌的义愤,一阵复仇和杀敌声,吓得敌人心惊胆颤,战斗一直打到天黑,迫使日寇逃回了安陆,我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战斗任务。

这次战斗缴获了敌军的战马、钢炮、机枪、步枪、铁丝网等不少战利品,为我军补偿一批枪支弹药。日军为了报复,次日又来到了坪坝殷家湾,杀死了贫民殷迎春、丁尔金、周金山和一个老婆婆,还烧毁了一些民房,牵走了两头耕牛。日寇的烧杀掠抢的滔天罪行有目共睹,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也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

五、牛鼓头的截击战

1941年4月的一天下午两点多钟,驻扎在三阳的日军100余人,带着十多匹又肥又大的战马全副武装由大山头大本营转移欲路过坪坝,我豫鄂边区独立团的团长朱立文和参谋长杨予仿等领导接到交通员的接连报告后,迅速研究了歼敌方案,并作好了迎敌动员。

日军在漳河以南顺河向下运动,而我军在漳河以北也顺河下行,一直跟踪敌军到槐树下的平桥村,这时我军已摆成人字形阵势在牛鼓头松树山上,架起了20余挺机枪。正当日军走到距牛鼓头不远时,指导员谢玉恺亲自架起机枪,团长一声令下,我机枪齐发,子弹雨点般的落在敌军战马和敌军身上,打得敌军丢枪弃甲、四处逃窜。这次战斗敌军伤亡40余人,击毙战马8匹。

我军取得这次胜利后,过后思想上就麻痹起来,过了不久,当我军只留了一人站岗,其余部队全部在茨家山休息时,谁知日军不甘失败,随即兵分三路进行反捕,一路从小河沟的鸭子石进发,一路从陈家湾而来,另一路从土沟而来,都越过漳河包围了茨家山。茨家山的大小山脉统统被日军占领。由于敌军居高临下,将我军包围在山沟里,强大的火力压得我军既不能突围,也不能反击,最后我军集中火力才打破一个突破口,冲出了包围圈。

在这次战斗中,我军伤亡也达40余人,王连长也光荣牺牲,我军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负出了重大的代价。

六、石家湾的偷袭战

1941年10月豫鄂边区的随营军校的十分校驻在坪坝以北两华里的石家湾,共有110余人,每人都配有一支枪,这些学员都是从战斗部队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干部,他们怀着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仇大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边学习,边宣传。

十月的一天下午,一个身穿长袍,手提布袋的中年人操着三阳口音来到石家湾,以做生意为名东张西望,不一会就把随营军校的住址、人数、装备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随后就溜走了。当时学员们由于忙于学习,放松了警惕。当这个侦探回到三阳后,向驻扎在三阳的日军提供了情报。日军当即研究了偷袭石家湾的方案,带领200余人连夜赶到了坪坝,并全部潜伏在离石家湾不远的苏家垅、彭家院子等地,未等到天亮就从田沟里窜到了石家湾附近。天黎明时,军校的学员们正在禾场里出操,一个哨兵从山上下来报告,发现西北面好像有日军,有位负责人不相信地说:“日军晚上不出发,难道从天上掉下来的?”军校学员们仍然坚持出操,这位哨兵作报告后回到原地,一走到原地,日军的枪响了,将哨兵打死了,未等我学员拿起武器,日军的钢炮机枪、步枪一齐扫来了,并包围了石家湾。军校的同志经过顽强地抵抗才从东南方向突破了一个缺口突围几十人,也伤亡了几十人。

这次战斗中,当地百姓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伤亡百姓十余人,私塾先生石永秀两个儿子,一个被打死,一个被打伤,财神庙胡宗福的妻子听到枪声,肩挑两个孩子走在田埂上,日军将这一民妇和两个小娃子都打死在田里,过后,日军还烧毁民房十余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七、朱家岭的攻坚战

朱家岭的攻坚战。这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最激烈的战斗。

1942年夏天,国民党的一二七师,暂编第一师,三八0团和国民党的杂牌军一一六纵队、九纵队都集中来到坪坝,将我豫鄂边区党委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全部占领,我党、政、军、机关及部队全部被迫转移,我地下党组织全部解散。

我江汉独立旅第五团和一个独立营驻扎在安陆桑树店,获悉坪坝敌军势力强大,并严重危害我革命根据地,于1942年冬月27日星夜开赴坪坝的徐家冲,在司令员蔡松云,团长陈焕的主持下召开了会议,具体分析了敌情,研究了作战方案,并决定兵分两路主攻朱家岭的敌军。一路由三屋坎方向北上,一路由沙窝方向向北上横渡漳河,从朱家湾进攻。

驻守在朱家湾的是国民党的三八0团,隔一道小河驻的是暂编第一师,国民党三八0团约1400人,我独立五团和一个独立营的1200余人,在敌军人数多武器好的情况下,我军作了认真布置,一路由牛劲岭主攻,一路向坟头坡主攻,一路在三屋坎打后围,一路由南边进攻,四面八方层层逼近朱家岭,铜炮声、机枪声、步枪声、炸弹声震天动地,由于敌军装备好,地势优越连续两次冲锋均未攻上去,我军指战员又迅速作了兵力的调整和布置,首长指战员再接再厉,鼓起勇气继续冲锋。由于我军发扬了英勇顽强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树立了必胜的信念和决心,终于战胜了敌军,攻克了朱家岭,打死打伤敌军50余人,把他们一直打到安陆毛家河。

八、张尔堰进攻战

国民党的一支游杂部队,为了破坏在坪坝刚刚建立起的革命根据地,由郭支队长亲自率一个团的人常驻在坪坝唐庙村的张尔堰和殷家湾等地,他们住在炮楼上达十个月之久。这支土匪部队闹得周围十里民不聊生。捉鸡、杀牛、抢粮、砍树、捕鱼、割菜、砍竹、打狗、奸污妇女……无恶不作,民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敢怒而不敢言。我新四军新五师江汉独立五团的侦察员向首长报告了这支杂牌部队危害根据地人民的情报后,在团长陈焕同志的率领下于1941年10月,亲自率一团人攻打张尔堰。

为了歼灭这支敌军,他们分兵三路,一路从朱家岭方向,一路从崔家湖方向,一路从殷家湾南面的雷公潭方向,步步逼近敌军工事,我军机枪架在庙嘴头,对准张尔堰炮楼。上午十一点左右战斗开始了,双方的机枪、步枪、手榴弹声音震天动地,子弹如种芝麻般的往下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打得敌军鬼哭狼嚎,伤亡十分惨重,敌军妄图打破缺口逃跑,正在紧要关头,国民党的暂编第一师在坪坝向张尔堰阵地发射了高射炮,并准备派兵前来增援,我军经过分析;敌军一增援就有寡不敌众之势,我军就主动撤退了。战斗一结束,郭匪见形势不妙,也及时转移了。

这次战斗为坪坝人民铲除了一大祸害。敌军在离开张尔堰时更恶劣的抢窃财物,还带走了几位妇女。

九、黄毛尖游击战

1948年二月初二,在坪坝镇东川村的黄毛尖打了一场扫荡和反扫荡的游击战争。

1947年冬月,坪坝地区已经解放,可是国民党军队不甘心于失败,于1948年正月又来到了坪坝进行扫荡,后又转移到三阳,二月初二这天又返回坪坝进行再次扫荡。

当时江汉独立旅一个连的部队在坪坝街,京安县第八区中队两个排驻在与坪坝交界的安陆县韩城湾,2月1日的晚上了他们接到了情报,说次日清晨有国民党的两个乡公所的人马同时来东川扫荡。二月初二早晨,我江汉游击队和区中队都同时赶到东川的井湾待命,我区中队首先发现敌军从西川翻山已到东川,区中队队员陈复生一见到敌军就开了枪,同时发现敌军不是伪乡公所的少数人,而是1000余人的大部队像蚂蚁般的扑来了,我区中队一个排首先占领了黄毛尖高山,一个排登上黄土坡,占领了制高点,与敌军展开了激烈战斗,眼见到敌军妄图包围我军,区中队战士孙连发、张祖发等将伤员陈汉青背着转移了,区郑政委险些被击中,我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边打边转移,敌军仗着多我军数十倍的力量穷追不舍,将我军一直追了十五华里,我军随县的温姚二湾转移到坪坝的苏家垅、石家垅、曹家垅、财神庙等地才脱离了危险。

战斗过后,才明白这支部队是国军独立十七旅的一个团的兵力,是孟习南和伪保长秦志宗向敌军告的密,说东川翻身队帮助共产党藏有大量枪支,其目的是来消灭东川翻身队和收缴枪支的。

这次扫荡,将我翻身队骨干刘志甫、胡朝发等同志捉去了,进行严刑拷打,整得死去活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将我军交他们保管的13支长枪在堰里打捞起来交给了他们。孟习南和他的亲戚胡××都为逃脱罪责而随国民党的独立十七旅潜逃,至今下落不明。

十、杨家湾的收尾战

1948年冬月初四,在坪坝团山的杨家湾打了一场收尾战。这次战斗由于敌多我少,遭到一次重大损失。

1947年冬月,坪坝地区解放后,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劳动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可是已经失败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并不甘心于失败,还要作垂死的挣扎。1948年连续三次来坪坝扫荡,最后一次是11月4日,由国民党梁家驹率领两个团的杂牌部队由安陆毛河方向窜到坪坝,坪坝的老百姓把这一重要情况迅速报告了驻扎在杨家湾的我新四军江汉独立旅的付成宽团长和王永龙区长,当时的负责人认为驻地比较闭塞,敌军不会去,可是1948年11月4日下午,从安陆突然来了一支1200人的敌军把杨家湾围得水泄不通。我军仅仅只有130余人,虽然敌军多于我近十倍的力量,加上已占领了山头,地势优越,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仍然与敌军进行顽强抵抗,最后,我军伤亡十余人,其余120余人除陈中夏、王永龙两位区长和江排长突围之外,其余全部被俘,团政委也被俘了。敌军将俘兵统统押在晏店街上,在街中摆了六张大桌,将我被俘同志分成多处进行一一审问,然后带到宋河、应城,最后押到武汉,在武汉有的同志被杀害,有的被活活害死,有的则在解放汉口时才获救出牢。

十一、消灭顽匪

洪山支队是从国民党部队中脱胎出来的一支土匪队伍(全是四川人),自离开国民党军队后,经常在京山、钟祥、随州、安陆等地派粮、索款、抢劫人民财物等,无恶不作,我新四军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派党的干部多次出面与他们商谈,并争取编入新四军,在豫鄂边区领导人郑绍文、丁云超等同志的多次劝导下,才争取了一部分人编入我军,可是还有少数因经受不了共产党纪律的考验和约束,仍不改过自新,继续抓票要款,危害人民,老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1939年8月9日,我区平桥、香山、双榨等地农民在豫鄂边区党委派来的余玉华、刘成等同志的具体领导和帮助下,相继建立了一支支农民武装——人民自卫队、模范班。同年冬月,已编入我军的原洪山支队的一支约20余人队伍又脱离了我党的领导,窜到我双榨村上老冲继续危害人民,我人民自卫队由大队长唐明华、崔尚元、崔从高等同志,集中400余人民自卫队包围了上老冲,全部活捉了这支顽匪,后来豫鄂边区党委对双榨等人民自卫队给予了表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