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用去美国(你还要去美国吗)

润,run的谐音,是指当代年轻人想要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生活,可以是从小城市润到大城市或者大城市润到小城市,也可以指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美国大概是最热门的“润”目的地之一了,2017年,我来到美国读书,一呆就是5年,今天借着这个很热的话题,想和大家谈谈我对润到美国的看法。

为什么润美国?

1. 尊重多样性

首先是尊重不同的声音。在美国我很深刻的体会到了伏尔泰那句名言:“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比如在美国公司工作,每次开会,大家都会对即将要做的事或者任务发表观点,你会感觉到每位同事的发言都有被尊重,没有因为年资或者级别而区别对待,不一定你的观点被采纳,但大家都会认真地听。

其实,尊重信仰和思想的多样性。无论你信仰什么,喜欢同性还是异性,结婚还是单身,生娃还是丁克,都由自己决定,没有人会评判,don't judge慢慢的会在生活中成为人生信条的一部分,很多人还会为你的勇敢而呐喊。

2. work life balance 生活工作两不误

仅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在美国的工作环境或许更轻松一些。工作和生活分的比较清楚,就算周内连轴转,周末时间也全是自己的。

(1)很少加班。国内996的超长工作时间,以及动不动就加班的文化,在美国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没有经历过。大家的状态基本上就是周一到周五努力工作,下班回家,周末和家人朋友享受生活。我之前在圣地亚哥读本科,有时候周末去海边都会看到很多家庭在沙滩一起晒太阳、冲浪或者是在草地野餐,而这些在国内可能很难实现,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场所,而且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美国卷王相对少一些,自己的生活时间更多一些。

(2)带薪假期。另每年20天的带薪假期,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出去旅行,假期甚至都没能用完。

(3)私人时间不被打扰。我国内的朋友都说,周末休息的时候,领导也会随时发消息,发布任务等等。但这些事在美国就很少遇到。一到周末,不仅是普通员工,老板也不会回邮件,他们也把时间都留给家人,工作上的事就留在周中解决。我的领导如果在周末给我发邮件,也会说一句:周末可以不回复,周一上班再回复就可以,这在国内也很难实现。

(4)工作时间更随意。每个人自己选择自己的上班时间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美国就很常见。我有朋友在湾区的科技公司工作,遇到特别好的组,不严格规定上下班时间,只要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就好。我们公司也是这样,只要你按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提前走也完成ok。这其实反而会增加工作效率,毕竟大家都想早点休息。

(5)尊重个人隐私。在美国工作,完全可以不留私人联系方式,仅通过邮件沟通,谈工作上的事,同事并不等于朋友。但在国内,好像每一位同事都要加微信,发一次朋友圈就要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把该屏蔽的人都屏蔽好。

3. 职业发展

(1)职业发展

美国对于人才非常重视,公司会出钱资助你读书深造,有任何提高专业技能的课程或者考试也愿意出钱资助,这对于今后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来说很有帮助的,能帮你成长成一个全面的管理型人才,而不是只会做事的工程师。尤其是公司里面对于升职的要求是很透明的,你想做管理还是想做技术,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尤其是大公司的晋升机制非常透明,很有利于整个的职业发展。另外特别想说,北美的职场对于女性更友好。生育与否和年龄都不是回归职场的绊脚石。

(2)薪资

而从薪资来看,其实不论中美,每个行业每个岗位的薪资和收入水平都差的很多,身边的码农朋友,20几万的不少,天坑专业的,工作2年了还是4w多的也大有人在。这里放一个平均统计数字: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 (Census Bureau)和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美国2020年人均收入为$67,521,而中国为$17,200。当然,这个数字不能说明一切,美国的生活成本肯定也比国内要高,所以我们也要结合其他因素来评判。

4. 生活压力

生活压力也要将收入和花费一起比较,这里就给大家谈谈最大的两块花销:房和车。在中国以北京为例,根据统计来看,北京房价2022年为48351元/㎡,不过这是平均价格,一般大家住在城里的话,大概要7w多一平米,杂七杂八算下来,一个11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需要1000万。而我们同样以在美国房价较高的洛杉矶市为例,平均房价为$825/平方英尺,算下来一栋2500尺(大概25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在$150万-$180万(1000-1200万人民币左右)。

(Data from 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再来说说车,和国内相比,生活在美国,车上花的钱应该会少很多。车就是美国家庭的代步工具,钱多买豪车,钱少几千刀也能买辆二手。

以上是我认为润美国的一些“利”,但是究竟在哪儿生活,我很难给一个确切的答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要看自己更喜欢哪种生活。接下来我也会谈谈到底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润美国。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用去美国(你还要去美国吗)(1)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样的人适合润美国?

1. 愿意学习和努力,接受新环境

润到美国,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国内的一切,重新开始。如果你更喜欢待在舒适圈,希望平静一点的生活,那润美国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换一个国家就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这点我深有体会,尤其是美国,在中国呆了很久的人,刚来的时候是很痛苦的。首先,英语就是第一个障碍,大家一直在国内,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语言不是最难的事,更难的是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社交活动等等。润到美国不等于直接躺平摆烂。

2. 能接受不便的生活,愿意和孤独和解

不得不提的事实是,美国的生活远远远没有国内便利,习惯了国内方便快捷的生活,来这边真的要适应很久。生病了预约医生可能要2个月,病都好了还没看上病;趟DMV办和车相关的事,一次就是一天,效率真的特别低;申请OPT等了2个月;搬家办WIFI打了2天电话….这些事情听起来都是小事,在国内完全不喝的某乐柠檬奶茶在这也会排队去买。这些生活上的小事看起来不重要,但真正经历的时候也会把自己搞的很郁闷。

此外,润到美国,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忍受孤独。读书的时候还好,大家住的都很近,每个周末都能聚在一起开Party。不过工作以后,每天日常就是上下班,想找朋友一起玩,大家都住的很远,很不方便,更多时候是自己。因此,能够忍受孤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了,如果真的很喜欢国内大家热闹,一起喝酒聊天打牌的休闲生活,那么来到美国就不算一个好的选择了。

3. 有一定经济能力

如果你是打算通过读书的方式留下,首先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没有经济基础,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勤工俭学大部分时候也是行不通的,F1学生身份并不允许校外兼职打零工,只能通过申请在读期间的CPT和毕业后的OPT来工作。

如果是打算“润”到美国工作,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要购置东西、租房、通勤等等,入不敷出是肯定的,当然在美国中部大农村是另外一回事。工作机会多的大城市,生活成本也更高。经济能力差一些,刚开始的一两年可能会相当艰苦。

但是,也不是说家庭条件不好就没办法“润”到美国,如果是本身经济条件不好,那就要做好前5年甚至10年都过艰苦生活的准备。还是前面说的那句话,润到美国不等于躺平。

欢迎评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