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健儿宣传(上海体育健儿火热冬训)

上海体育健儿宣传(上海体育健儿火热冬训)(1)

女子垒球队在寒风中坚持训练。

■ 劳动报记者 王卫朋 文/摄

冬训,是运动员蓄力储能的重要阶段。目前,上海1310余名运动员全情投入冬训备战,以时不我待的态度,迎来大强度训练周期。2月15日,记者前往位于崇明的上海竞技体育训练基地,目睹了一片火热景象。

奋战新周期,先以体能为先

2023年是备战巴黎奥运会、决战杭州亚运会的关键之年。走进训练基地,除了高高飘扬的国旗外,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着宣传海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既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内心写照,也是鞭策大家每天刻苦训练的动力。

体操馆里,倒立、平衡、助跑、翻腾、落地,动作一气呵成;篮球馆内,篮球撞击声、球鞋摩擦声响彻全场;乒羽场上,队员们挥拍间尽显飒爽风采;手球馆内,激烈对抗、加油声阵阵;室外场地,曲棍球、棒垒球的运动员无惧寒风,强化实战能力;拳跆中心的运动员们通过针对性的搏击打磨精细技术;自剑中心里,运动员们训练服早已汗湿。

据了解,冬训期间,各运动中心持续优化冬训指标不断夯实体能,结合2022年冬训、夏训评估指标体系,进而落实冬训阶段评估方案,围绕体能、技战术、日常管理,科学化设立定性定量综合评价模式,进一步提升训练质量,优化训练实效。

老将新人,全面比赶超

在成年女篮外出备战联赛的同时,两支青年女篮正在基地里,打磨着技战术方面的细节。剪着短发的李欣颖就像是“假小子”,15岁的她身高已经接近2米,是上海女篮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

由于接触篮球专项训练的时间不长,李欣颖在塞尔维亚籍外教的指导下,着重练习篮下动作。李欣颖表示,自己参加了中国篮协在秦皇岛组织的训练营,自己虽然有一些进步,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目前正在全力备战年底的首届全国学青会。上海女篮助理教练张之霓则表示,上海有4名队员入选国青队的集训营,篮球虽然是一个集体项目,但教练组也在强调个人能力的提升,希望帮助球员尽快加强技战术的理解。

现如今的上海体育健儿中,95后乃至00后占据更大比例。体操运动员年龄跨度大,从9岁到26岁,受到疫情影响运动员也曾出现心理波动。体操教练何幽潇介绍,“疫情期间因为一直封闭训练不能回家,有孩子闹过情绪,尤其是一些大年龄的运动员。队里进行了人性化管理,教练跟运动员多沟通,让他们把心里的委屈和压力说出来,及时调整训练量。平常也会让运动员打打乒乓球,转移一下注意力。”

以赛促练,融合训科医

受疫情影响,不少运动员也是“阳康”人群。对此,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上海体科所精心制定了恢复训练策略,明确了新冠病毒感染后运动员恢复训练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恢复情况,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力量和专项训练建议,一步一台阶地恢复运动员基础训练,再进一步提升系统化训练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运用性。

为了让运动员对阳康后的训练有正确的认识,基地里还特别进行了宣传讲座,介绍了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康复阶段。乒乓球队队医黄盟告诉记者,康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天到第七天需要休息,第七天到第十四天可以进行小关节小肌肉群锻炼恢复,第三周开始可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时间,一个月后基本可以恢复正常。根据个体情况不同,也需要有个性化的方案。比如有运动员自我感觉良好,但在进行身体评定后数据反馈身体还不适合高强度运动。

随着今年2-4月各项各类比赛逐步开赛,与往年冬训以基础体能训练为主相比,本次冬训期间以赛代练、以赛促练、异地训练的比例明显提高,如棒球、射击、射箭、篮球、排球等多个项目均在冬训期间参与到正式比赛中,通过以赛促练的方式提升训练成效。

根据各运动队整体训练安排和运动员实际情况,训练管理单位优化完善科医保障措施,有效解决难点问题,积极做好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营养指导、体能训练指导等工作,为上海体育健儿们保驾护航。如乒羽中心、拳跆中心借助复合型团队进一步完善技术目标考核指标;篮球中心、游泳中心加强数字化训练监控,提升数据分析与运用程度;自剑中心、手曲棒垒球中心、水上中心旨在通过冬训评估工作切实体现出运动员训练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训练瓶颈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