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纪律作风专题组织生活会(原创江萍强化)

严明纪律作风专题组织生活会(原创江萍强化)(1)

作者 江 萍 云南能投集团党委副书记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等部门编写的《党的六项纪律知与行》丛书公开发行以来,能投集团党委把学习《丛书》作为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及时为各级党员干部订购了1097套丛书,并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笃行致远。作为国有企业专职副书记,更要切实学好用好《党的六项纪律知与行》丛书,切实把党章党规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始终,通过深学、细照、严管,让“六大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底线自觉。

第一,坚持学在深处强化境界养成。党章党规党纪只有被党员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行为准则。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党纪党规学不入心、学而不解,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漠视党纪党规,从而由“破纪”走向“违法”,最终坠入犯罪的深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的纪律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开列了党规党纪“负面清单”,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丛书》聚焦六项纪律,首先提出什么是纪律,紧接着提出为什么要守纪律,通过回答这两大问题,解决了“知”的根本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什么不可为、 应该怎么做”的编辑思路,准确把握住了“知”与“行”的关系,明晰、智慧、有效地解决了党员干部知纪守纪、知行合一的问题。“六大纪律”既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有力约束,也是全体党员的基本遵循。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自觉强化纪律观念,熟悉纪律要求,时刻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

第二,坚持照在细处明确导向引领。有什么样的导向,就有什么样的生态。一段时间以来,云南的政治生态被严重污染。从省纪委、省监委最近播出的《肃毒流——云南在行动》专题片中,有的人把工作关系变成了“山头关系”、“依附关系”,甚至“主仆关系”。有的人为了攀上“山头”、搭上“电梯”、接上“天线”,结识“贵人”,想方设法行贿受贿,令人触目惊心。《丛书》在负面清单中,分类逐项列出当前党员干部容易出现的错误思想、不当行为;在违纪行为剖析中,以“案例 解析 点评 延伸阅读”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找出“病灶”,对症下药,以案例反思、纪律要求为党员干部掌灯引航、以辅正行,提醒我们“红线”是底线标准,是不可逾越的“红色警戒”。要对照“六大纪律”要求,按照好干部标准,从细处照、向实处找、往深处剖,让党员干部做有示范、行有目标。要针对不同岗位要求,从政治素质、担当精神、实干成绩、攻坚能力、抗压性等方面,形成“胜任素质清单”,让党员干部比照对齐。要综合运用巡视、审计、日常督查、专项检查等途径,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对照“负面清单”,明确什么不能碰、什么不该做,让党员干部知纪存畏、引起警觉。

第三,坚持管在严处坚守纪律底线。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对贯彻执行“六大纪律”,必须明确强调、坚定落实,绝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要注重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对党员干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营造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良好氛围。要树牢“实干实绩”这面旗帜,把“实干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凭实干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要坚持把选人用人放在阳光下,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把尺子”衡量干部职工,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畅通“能上能下”通道,加大对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干部的调整力度,坚决把那些政治上不合格的人特别是“两面人”挡在门外,形成选人用人的好氛围好风气。要把“六大纪律”作为纪律审查的标准,坚持从严执纪,严肃查处违反“六大纪律”的问题,切实把纪律的标准立起来,真正形成严格执行党纪条规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沈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