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

民国时期的东北胡子们,喜欢缝制一种特殊的布叶子,并在其上书写“木立斗世”几个大字。这四个大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此时的清政府刚刚覆灭,北洋军阀轮番上台执政,军队相互之间进行攻伐,都想尽力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实力。混乱的社会形势,让本已经济崩溃的民间更是雪上加霜,在乱世之中,一些胆大之人开始铤而走险,公然上山当了土匪。若是论起数量,东北地区的土匪最多且最难剿灭,他们在当地被百姓称为“胡子”,其老巢被比作是“绺子”,是当地官府意图剿灭的对象。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2)

东北胡子靠什么生存?当然是打、砸、抢,他们不仅抢粮、抢钱、抢牲口,有时还会抢人,之后命令人质的亲属花钱赎人,否则就会“撕票”。在吉林地区有不少大绺子,他们靠着金钱与武力扩大组织,最终发展为祸害一方的恶势力,吉林地区的大绺子包括三江好、小飞龙、老关东等等,他们有好有坏,大多数时候都会以地主老财作为下手目标,但在“荒年”之时也偶尔打劫贫苦百姓。相比之下,一个名为“混江龙”的胡子势力更大,他的绺子足有五、六百弟兄,相当于当地的一个小军阀,其实力不容小觑。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3)

混江龙是一个穷兵黩武者,但又十分讲究江湖地位,在他的眼里,自己是胡子圈中最大的“大哥”,其余绺子的胡子头都是陪衬,因此在胡子聚会时常常以老大自居。混江龙认为,既然是大绺子,就要有一个大绺子的样子,起码在气势上要压制群雄,于是便想着制作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标志。当时的东北地区流行一种特殊的布叶子,其上能绣制各种图案花纹,专门用于宣示自己的实力。

布叶子的出现,灵感源自于南方帮派联络的方式,当时南方的青帮与洪门在相互联络时会使用腰牌,相互之间都有各自的标志。正因如此,东北胡子也试着在土蓝布上绣一些图案,如八卦图、达摩老祖、秦叔宝、尉迟恭等等,其内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但也与封建迷信思想脱离不了干系。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4)

绺子里的军师看透了混江龙的好大喜功,于是赶紧进言,建议绺子内树立的布叶子应该透露出王霸之气。在他的鼓动下,混江龙决定在布叶子上绣八种图案,它们都是八仙的武器,包括吕洞宾的火龙纯阳剑、韩湘子的玉笛凤凰箫、蓝采和的花篮与药锄、铁拐李的铁拐杖、汉钟离的芭蕉扇、何仙姑的荷花莲蓬、张果老的酒葫芦以及曹国舅的玉圭。毫无疑问,混江龙之所以会绣制以上元素,正是因为他要告诉所有人,自己的绺子里人才济济且法宝众多,没有人能够将自己击败。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5)

值得一提的是,混江龙还听信军师的建言,在每一块布叶子上缝出“木立斗世”四个大字。“木立斗世”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应该是一棵立在地上的大树在向世界宣战,实则不然,它的出现也有一段传奇的典故,其本身居然是反清组织天地会的谶语。据乾隆五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两广总督孙士毅奏称,在广东饶平县地区,当地地方官拿获许阿协、赖阿恩、林阿俊、涂阿番等四名天地会要犯,在严刑逼供下,他们分别供出了“木立斗世”四字的涵义。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6)

许阿协交代称,所谓的“木立斗世”其实是汉字拼接变形,“木”字指顺治十八年,“十八”二字可以合成“木”字。“立”字是指康熙六十一年,“六十一”合在一起为“立”字,“斗”字则是代表着雍正十三年,“十三”二字可合并为一个“斗”字,“世”字则代表着天地会起于乾隆三十二年,“二十三”三个字通过变形与组合可变成“世”字。“木立斗世”四个字代表的年份,都是清朝灭亡的日子,是天地会反清时为煽动民众而创的谶语。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清朝直到1912年才正式灭亡,谶语明显与清朝灭亡时间不符,其荒谬之处也尽数显现。

民国时期风格迥异的四大公子(民国的胡子有一种布叶子)(7)

谈到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民国时期的胡子果真是没有文化,明明此时已经是民国,却仍摆出清朝时期的旧思想愚弄他人,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果不其然,在东北解放之后,我东北民主联军对东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行动,混江龙一伙胡子很快就被“一窝端”,从此再也不敢叫嚣逞能了。参考资料:《东北匪事》 黄彬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