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

欧阳询(生于557年,卒于641年),享年八十四岁。在当时看来是相当高寿的,欧阳询还有一个称呼叫做“欧阳率更”。甚至他的字体也被人称为率更。这是因为他曾任正四品的太子率更令,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正局级干部,有意思的是由于欧阳询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太子率更更令,所以以后的朝代,太子率更令有的被更名为“欧阳帅令”。由此可见,欧阳询作为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大学者辜鸿铭曾说过:“有的人是靠位置来成全的,人不重要,但因为这个位置重要就成全了这个人;还有的人呢,是他自身成全了这个位置”,欧阳询正是所谓的人成全所处职位的典型。这应该算的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1)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也很争气,字写的也非好,他与他的父亲欧阳询,在中国书法史上并列人称大小欧阳,能够父子同时在中国书法史上榜上有名的,东晋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这之后就是欧阳询、欧阳通了。

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2)

当我们看到欧阳询的书法时,一定会觉得欧阳询是一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人。唐武德年间,高丽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高祖李渊不禁大为感叹,没想到欧阳询的鼎鼎大名,竟然传播到周围的夷狄之地。也就是说少数民族甚至其他国家的人,都对欧阳询有所景仰。而且他猜测说,如果这些人看到欧阳询的笔记的话,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人。但实际上欧阳询长得实在不怎么样。在《旧唐书》关于欧阳询的传记中。说他的相貌非常的丑陋。历史上关于他的相貌还有很多的记载。唐朝的“本事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李世民刚做皇帝不久,一天大家正在朝堂上议事,李世民的小舅子也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无忧的弟弟长孙无忌,看到了欧阳修欧阳询,他觉得这个人长得奇丑无比,所以就想拿他来开玩笑。当然长孙无忌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明之臣。他写了一首诗来讽刺欧阳询。欧阳询,说他看起来就像一个猕猴。

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3)

可能是因为某种个人缺陷的原因,人有时候会有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自卑心理,另一种是逆反心理。你不是说我相貌长的难看吗?那我就一定把字写的好看。我怀疑欧阳询的心理状态就与此相似,所以才会写出如此富有美感的佳作。尤其是在字体的结构方面欧阳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然他也不会被称为“结构大师”。同时对于有着自卑心理的人来说,如果你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自己从自卑中走出来,进而会慢慢的自信起来,也许这样的调整就会让你在某一个方面突破常人。

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4)

那么欧阳询为什么会被称为“结构大师”呢?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叫做“结构意识”。欧阳询,不论是写楷书还是写行书,都非常的强调结构的重要性,在书写的时候都会意识到结构的存在。我觉得这是他出奇制胜的一个方面。也可能是他自己先天的禀赋。

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5)

第二个原因是欧阳询对结构深有研究。他在探索汉字结构上是下过很大功夫的,从而总结出一整套的法则,这个法则,总共有三十六条,被称为《结字三十六法》。也有人称之为《楷书间架结构三十六法》。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使得欧阳询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唯一一个被誉为结构大师的书法家。

欧阳询是怎样成为书法家 书法家欧阳询被称为(6)

什么是结构意识呢,也就是在写字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去组织汉字的结构,从而能将汉字的结构处理的十分巧妙。他用笔画所组合的汉字是超越一般与普通的。其中往往有很多我们意识不到的东西,而这种状态就称为殊妙。殊即特殊超出一般,妙就是让人看到以后心里“砰砰砰”的跳,但又不可言说,这是一个高级的感觉。一般人写字是这样的漫无目的,没有任何意识的随手一写,写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即便写得好了一点也是碰巧的。还有一种是按照一般的普遍的原则,把字写的整齐很规范,一般的人看到这种字形规整,字面干净,大小都一致的字时,也会觉得还不错,但还是属于一般的状态。而欧阳询的结构意识是超越一般,走向特殊的,甚至这种意识可以让他跻身于中国书法史的一流,因为具备这种特殊的结构意识是很重要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