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关闭了朋友圈(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终于忙完了全部的工作,她疲惫地合上了电脑,眼睛异常酸涩。扫了眼手机,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打开微信朋友圈,静静地写下一天的工作和心情……这样的日子,对于大同区和苑街道网格员邰纯慧来说,在近段时间里是常态了。

  3月29日,记者采访邰纯慧时,多次拨打她的手机都提示“用户正忙”。邰纯慧的“忙”是数千名网格员的缩影,通过采访她,记者又一次体会到“忙”是网格员们最显著的标签。

后来她关闭了朋友圈(她发了一条朋友圈)(1)

  这个网格员“不寻常”

  采访中,记者得知,邰纯慧在做网格员之前的经历颇为丰富:正儿八经的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做了两年编辑,后来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幼儿园,再后来结婚生子,去年11月份成了一名网格员。

  当记者感叹她的经历时,邰纯慧说:“其实,真的是人生各有各的精彩,当网格员确实忙,尤其这几天更是如此,但这份辛苦也很值得。”

  采访中,记者脑海中跳出了一个词——拼命三娘。用它来形容邰纯慧,似乎不为过。

  下面,记者就来“数”说这个拼命三娘。

后来她关闭了朋友圈(她发了一条朋友圈)(2)

  睡眠不到4小时

  邰纯慧今年38岁,土生土长的大同区人。

  记者采访时,她有时会突然停下来,然后带着歉意地说;“真是不好意思,最近太忙了,我这脑袋有时就有些‘不转个’,跟不上思路。”

  邰纯慧说,自从当了网格员后,工作是忙,但睡眠还是能保证的。

  疫情形势严峻后,所有人员都“动”了起来。

  最近,为了将疫情风险压到最小,每天排查的工作量也骤增,有时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

  这几天,下班后突然来个急活儿、加班加点再正常不过了。

  采集信息、解答居民的问题、打流调电话、填写上传各种表格、排查风险人群、接管返庆人员、给居家人员安排核酸等,事无巨细。“最多的时候,可能要排查询问上千人,还不算各种报表等。”

  每天睡觉前,邰纯慧都得把白天的工作在脑海里过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能睡上几个小时,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忘记事情。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任务,脑子里过了一遍,没什么落下的,可以关电脑去收拾晚饭后的残羹冷炙,虽然我并没有吃。”朋友圈简单的文字,记录了她的日常。

  一晚打90个电话

  “感谢今晚配合流调的90个人,并未因我深夜的电话打扰而恶言相向,让我忐忑不安的心得到疏解。”

  邰纯慧在朋友圈写下的这句话,是她工作时的真实心情。有时接到流调任务的时间就已经很晚了,但电话要第一时间打出去。遇到个别不愿配合情绪激动的居民,也很无奈。

  “遇到那样的人,你通常怎么办?”记者问。“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我就不吱声呗,等他情绪平静了,我再接着问。我们其实都理解,因为有时候流调不是一遍,对方可能已经接了很多电话了。”

  打完90个电话,嗓子已经冒烟儿了。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因为疫情封控的原因,把孩子放在家里。“想孩子时只能偷偷抹眼泪。但是,我的伙伴都非常棒,大家都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老人邀请饿着肚子的采集员去家里吃饭、爱心人士捐物资、居民自发当志愿者……这些都让我们相信,一定能在春暖花开时,自由地走遍山野万里。”邰纯慧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记者 陈经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