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做时代追梦人(杨善洲是践行延安精神的楷模)

作者:赵德光 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弘扬延安精神 做时代追梦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弘扬延安精神 做时代追梦人(杨善洲是践行延安精神的楷模)

弘扬延安精神 做时代追梦人

作者:赵德光 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

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说,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坚守人民至上、保持艰苦奋斗等。结合笔者身边的典型——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与延安精神具有同一性。

——坚定理想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这与杨善洲一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具有同一性。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回望延安时期,为什么在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却朝气蓬勃、激情燃烧、充满生机,成为成千上万有志之士景仰、向往和奔赴的精神高地?因为那里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真理的光辉、民族的希望。而杨善洲从分到“一亩三分地”参加土改工作后,看到了共产党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决心和勇气,就开始相信共产党、紧跟共产党,从1952年入党到2010年去世,近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信共产主义,跟着党走、领着群众干,从来没有违背自己的入党誓言,从未迷失过信仰、动摇过信念、丧失过信心,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党的领导干部之一。杨善洲病逝后被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说:“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60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60年如一日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懈奋斗,60年如一日淡泊名利、一尘不染,最根本的就在于他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毕生笃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且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实际行动。”这是对杨善洲同志一生的客观评价,也是对杨善洲精神的高度概括。

——坚持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这与杨善洲一生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具有同一性。

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整风运动,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自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就取得胜利,建设就取得成就;反之,就会犯错误,革命受挫折,事业受损失。杨善洲在“大跃进”“共产风”等虚报浮夸的年代里,批评那些弄虚作假的干部。并要求:“凡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凡是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就要改正,现在不改,以后也要改,错误的东西任何人想维护也是维护不住的。”“能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实事求是就是了解和掌握事物客观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这些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精神。

——坚守人民至上,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这与杨善洲一生始终为民为公为党具有同一性。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延安出现了“只见公仆不见官”,干群团结如一人的生动局面,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杨善洲一生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天高。他曾说:“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杨善洲在工作期间很少呆在机关,总是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大事小事不计其数,人民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草帽书记”“草鞋书记”。1988年3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领导岗位退休后,为了兑现“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把5.6万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对杨善洲的颁奖词,也是杨善洲一生的写照,更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保持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质,这与杨善洲一生勇于改革创新担当具有同一性。

延安时期,我们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双手和锄头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是延安的党员干部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政治本色。40年前,保山还处于“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的缺粮状况。面对保山缺粮的问题,杨善洲心里明白只有通过改革,破旧立新才能破解。他坚持每年冬春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保山的农田水利条件。为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他带头先行先试、亲自上阵,开辟粳稻试验田,推广“三岔九垄”插秧法,使亩产提高了三四百斤。1978年至1981年,保山水稻单产在全省排名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被人们称作“粮书记”。杨善洲率先提出加快全区小集镇发展的改革思路,亲自带队、调研总结了一批加快小集镇建设、发展“五小”乡镇企业等典型经验,制定灵活的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当时的保山涌现出了新华肥皂厂、新华皮鞋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培育出了“保山工农肥皂”“金龙面条”等多个知名品牌。到1986年底,保山建成了一大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企业和特色鲜明、经济活跃的小集镇。同时,他还是一个无私无畏、淡泊名利的人。他在普通群众眼中就是“杨老当”“杨老倌”,是人人可以亲近的人。1980年10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胡耀邦到保山视察工作时,看到满身泥土从田间赶回来的杨善洲,亲切地说:“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于是,送杨善洲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句话也成了杨善洲毕生的追求和座右铭。

责任编辑 沈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