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刘楼(探花梦楼)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

探花,梦楼

乾隆二十五年殿试一甲第三名

时称“淡墨探花”

筑“梦楼”

故自号“梦楼”

学书虽宗“二王”

并喜写颜书

在《论书绝句》中写道:

“曾经碧海掣鲸鱼,

神力苍茫运太虚。

间气中兴三鼎足,

杜诗韩笔与颜书。”

得董其昌神髓

侧媚取势

萧疏秀逸

清爽淡雅

脱尘去俗

观其书

足见人之风流

乾隆南巡

在杭州寺庙见王探花书《钱塘僧寺碑》

大赏爱之

红极一时

王文治堪称清中期书坛之翘楚矣!

王文治行书

《董思翁评旧帖语卷》

卷长

三百七十七厘米

卷高

二十一厘米

绢本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3)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4)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5)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6)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7)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8)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9)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0)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1)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2)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3)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4)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5)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6)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7)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8)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19)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0)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1)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2)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3)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4)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5)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6)

探花刘楼(探花梦楼)(27)

释文▏宋拓绛州帖,乃官奴嫡流,故佳本 ,在汝帖长沙之上。昔人得古帖数行,专心学之,遂以名世。况此本已具各体,既不完善,比之威凤毛,可藏也。黄庭经以师谷斋刻为第一,乃遂良笔也,淳熙续帖亦有之。此本发笔处,是唐人口口相授诀也。米海岳深得其意,舟过崇德县,观兰亭无下本,此刻当是唐人钩摹。其黄庭,吾不甚好,颇觉其俗。告墓表,集智永干文而成之 。宣示表转刻己多 ,既失其浑宕之气 ,聊存形似耳。后之学者当以意会之可也。颖上县有井 ,夜放白光 ,如虹亘天。县令异之,乃令人探井中。得一石,六铜罍,其石所刻 ,黄庭经 、兰亭序,皆宋拓也。余得此本,以较各帖所刻 ,皆在其下,当是米南宫所摹人石者 ,其笔法颇似耳。大令洛神赋,多集后人笔意,岂元人赵松雪为之耶 ?违远宦、告基之流,与辞中令书,皆子敬得意笔也。群玉堂帖所载虞世南天马赞,乃柳子厚军文荆门行,见李群玉集,非李栝州也。诗亦不类开元及柳公权诗 ,皆假。岂集字为之耶?吴用卿得此,余乍展三四行,即定为唐人临右军书。既阅竟,中间于渊字 ,皆有缺笔.盖高祖讳渊,故虞褚诸公不敢触耳。小字难于宽展而有余,又以潇散古谈为贵。顾世人知者绝少。能于此卷用心,当知吾言不谬。此卷用笔萧散 ,而字形与笔法 一正一偏,所谓“右军书凤翥鸾翔,迹以奇而反正 ” 。迩来学黄庭经 、圣教序不得其解,遂成一种俗书。彼倚藉古人,自谓合辙,杂毒人心,如油入面,带累前代诸公不少 。余故为一一拈出,使知书家自有正法眼藏也。米南宫谓右军帖,十不敌大令迹 一 。余谓二王迹 ,世犹有存者 ,唯王谢诸贤笔,尤为希觏。亦如子敬之于逸少耳。此王珣书.潇洒古淡 ,东晋风流,宛然在目。用卿得此,遂可作宝晋斋矣。比卷或疑米临 ,然其研笔处特为瘦劲。米处以态胜,不办此也。王元美家有虞永兴汝南宫主墓志,文亦有谓米临者。元美自题曰 “果尔,则贾王得羊 ,于愿足矣。” 此帖则当出其右,具眼者自当识取 。米元章评纸,如陆羽品泉,各极其致。而笔法都颜微平原幻出。与吾友王宇泰所藏天马赋,同是一种书。临写弥月,仍归用卿。用卿其宝之。牧之书兰亭叙,笔势遒媚,以姿态胜韵自喜。宋仁卿装之屏角十余年。时象先尚髻龀,未及收去,此乃念手泽 ,复从仁卿请回此卷。昔右军书 ,不为竹子所宝惜,每有家鸡野鹜之叹。牧之书固自古雅,而象先即善书,何忍称过父也!吴兴书少有师褚登善者。此前二幅似之,又所报燕京奇画,是孙过庭法也。鲜干伯机书天真烂漫 ,尽力与吴兴敌者,可传也。今日过敬韬,出此相视,因借归,抚之戏鸿堂帖中。真如不变 ,干佛即-。不变随缘,一佛而干古佛。所以有云:佛之一字,否不喜闻也。虽然,地藏经云:闻一佛名号,闻一辟支佛名号,皆得免苦。当四大分散,神识分飞,一佛名号,俱不能记忆,自非平生诵习,安能于尔时得力?所谓一句染神,力劫不易。徐居土道寅所以书写受持,念诵此佛名经也 。项元度出示谢客真迹,余乍展卷,即命为张旭。卷末丰考功持射书甚坚。余谓元度曰:四声定于沈约,狂草始于伯高。谢客时都无是也。且东明二诗,乃庾开府步虚词,谢安得预书之乎。无度曰:此陶宏景所谓元常老骨,更蒙荣造者矣。遂为改跋。

董思翁评旧帖语。辛丑二月书于吴门旅次。书林大兄大人正画。文治。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说明 | 此篇由书法网编撰,更多精彩阅读,敬请关注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墨品书法网】,转载请务必说明源自“墨品书法网”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