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有废除井田制吗(商鞅变法为什么废除井田制)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商朝至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把土地划成方块,就像一个“井”字一样。

商鞅变法有废除井田制吗(商鞅变法为什么废除井田制)(1)

所有的田都属于国君,不得私自买卖。西周时期推行的是“分封制”,并不是直接将土地分配给了百姓,统治者会先将土地分配给各路诸侯,然后各路诸侯再将土地分配给封建贵族阶层,继而经过层层的分配之后,最终才会分配到“百姓”的手中。这里的百姓指的是平民。商周都是奴隶制王朝,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所以不可能分有土地。这样九块地分下去,周围八块是私田,一户一百亩,由农户耕种,收成完全归自己。中间一块是公田,由八户合种,收成统归。

商鞅变法有废除井田制吗(商鞅变法为什么废除井田制)(2)

  “井田制”这个看起来很好的制度为什么会瓦解?

  井田制这个设计看起来很好,大家种自己的田,收自己的谷物,不用交税,只需要共同轮番耕种公田即可,有什么坏处吗?有。坏处就是,人只会关心自己的私有物,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对于劳作了没有收成的东西,都是能糊弄就糊弄的。从古至今,没有例外。譬如一个活,你累死累活忙活整天,没钱(公田)。又有一个活,你忙活整天就给你整天的钱(私田)。除此之外,公田的谷物粮食还很容易被私人盗窃,这个不用多解释,所谓“公家的不偷白不偷”,基本都偷过生产队(相当于公田)上的东西,不是说“增强道德修养”“严厉打击”就能解决的问题。

  于是,公田逐渐荒芜,而私田因为祖孙相传,渐渐私有化。随着生产力的增强,各户以及地方,强迫别人开垦土地,不上报,故而也成了私田。划定的田不能买卖,自己圈地开垦的则可以,于是,人人都不尽力于公田,井田制也就瓦解了。

  “井田制”下的公田,产量低,效益差,怎么办?

  进行税制改革,规定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一律都按亩征收钱粮。你是,拥有一万亩土地,你就纳一万亩地的税,你是贫民,只有十亩地(先秦亩小于现在的亩),你就纳十亩地的税即可。而余下的都是自己的,生产积极性便增强了。“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这就是商鞅变法变更井田制的主要原因。

商鞅变法有废除井田制吗(商鞅变法为什么废除井田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