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内观方法(冥想练习要关注呼吸)

冥想的内观方法(冥想练习要关注呼吸)(1)

你练习冥想时,你的老师经常会提醒你关注呼吸。对于你来讲,很容易陷入以下的练习误区:

1、关注呼吸,不能走神。

2、呼吸要深,不能短浅。

若从表面理解,上面的做法似乎没错,但是偏偏会给你制造更多的心灵痛苦,产生更多的执念。让你排斥冥想,觉得自己不适合冥想训练。

大漠讲冥想,看看你对观呼吸还有多少误解?

冥想的内观方法(冥想练习要关注呼吸)(2)

冥想练习时,你要稳定好身体,把呼吸作为专注对象,内心稳定地以呼吸为定锚,持续地觉察当下时,便是冥想练习。

“以呼吸为定锚”这句话很关键,从字面上看,是让你一直定在一个地方,持续地瞄准一个方向进行下去。但是当你进入冥想时,你发现你的心念一定会有波动,头脑一定会不停地思来想去。你很难让自己意识集中地时刻专注于呼吸的过程中,于是你又会因为意识是否在呼吸上而出现更多的波动,制造更多的不安。

一念未平,一念又起,如此循环往复,都源于排斥不想要的,抗拒必然会出现的。心念波动不安本来就是心性所在,但凡活着就会有经历,但凡有经历就会有各种情绪,但凡你在情绪中,情绪总是紧跟评判。若想内心毫无波澜,除非让所有的记忆消失,让这颗心都随之停止无声。

既如此,就意味着我们对冥想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冥想去思考冥想,和了解冥想。

冥想的内观方法(冥想练习要关注呼吸)(3)

我们再重新理解“定锚”二字。定的意思是:心不妄动!锚的意思是:建立目标!就像你射箭一样,哪有什么天生的弓箭好手?或许有过几次侥幸,是在内外界环境或内心状况相匹配的偶然情况下出现,这种侥幸的概率并不具备说明性。好的弓箭手是从无数次射不中靶心中逐渐练习,最终能射到靶心的。靶心的设定,是为了衡量当时的成绩,你能在每次练习时,知道自己离目标还差多远,然后一步步调整,接近靶心。在这过程中,你有了无数次失败的经历,也有了无数次实践的经验,这一点比你一次侥幸射中靶心更有价值。从失败中探索方法,在累积的训练中总结经验,你的心和手就会越来越稳!冥想练习也一样,以呼吸为专注对象,建立目标。不一定要次次都在呼吸中,而是即便意识走了,你都了了分明,从而重新调整,重新开始!有了无数次离开,你才知道每次怎样回来!在累积的训练过程中,你的心会越来越稳定!所以冥想本身的价值在于练习的过程,此刻就是结果!

冥想的内观方法(冥想练习要关注呼吸)(4)

冥想练习,按照四个步骤进行,内心逐渐稳定安静!

一、稳定身体

冥想练习时,首先要稳定身体坐姿,多选择盘坐姿势。双腿要放松,臀部要稳定,脊柱要直立,双肩要下沉,颈椎要伸展,面颊要放松。

当你的坐姿调整好后,就闭合上眼睛,开始专注呼吸了。

二、专注呼吸

将意念专注在鼻腔周围,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气息尽量放慢放缓,去关注气息经过鼻孔的感觉。

气息或长或短,或深或浅,或凉或暖······每次都不同,而你就在此时此刻,观察自己的每次呼吸过程。对每次呼吸的开始、进行、结束的过程都了了分明,对每次呼吸的现象都不评判,也不刻意。

此时你是呼吸的实践者,也是呼吸的观察者,身在其中不动摇,心在其中不迷乱,息在其中还其自然。

三、内心清醒

当呼吸成你持续的专注对象,你的心便定在呼吸当中。此时你在呼吸中,你知道心在呼吸的定锚里;如果有一段时刻,你的心不在呼吸中,你也知道自己的心偏离了呼吸的定锚。

这是很自然和很真实的现象,当你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好,对这种现象做到允许。而后清醒地告诉自己,我看到自己的心离开了呼吸,它偏航了,没关系,回来吧!于是你轻轻地收回意念,收回来,回到呼吸中来。

那么这次离开和回来,就是你的一次训练机会。那么下回还会离开,你依然这样训练自己,让自己再次回来。这样经过一次次的实践,你内心的动态变化,都被你如如不动地清醒地觉察。

四、持续训练

内心的每次离开,都成为你的训练机会,当你持续地进行自我训练,你会越来越了解冥想的练习意义并非你得到了某种神奇功法,也不是让自己变得快乐无忧。而是你能在忧虑中很快安静下来,找到解决忧虑问题的方法,不再执着于已经设定的结果。

通过冥想的练习,你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呼吸和内心真相了,和自己的真实样子在一起,内心便不再争执了,不再吵闹了。

本专栏详细讲解瑜伽内在呼吸控制法,带你认识瑜伽更深的练习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