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云祭祀寄哀思(云中谁寄锦书来)

杨柳新绿,又是一年清明。奶奶也已经离开我们差不多两年了。“故园肠断处,柳条日夜新。”因为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归家的心愿难以达成。于是,在某一个清晨或黄昏,在杨柳依依的古城边,徘徊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小巷。只为在心灵最深处,为离我们远去的故人,用一种内心的悲悯怀念他们的音容。

今年清明云祭祀寄哀思(云中谁寄锦书来)(1)

杨柳依依。图/下官百平

奶奶的娘家就在资江边,外曾祖父是读过一些书的人,对奶奶有很大影响。记得姨奶奶对我们说过,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喜欢练字读书,长大一点就央求外曾祖父,说自己将来不要嫁妆,只求读三年私塾。

外曾祖父答应了奶奶的要求,十七岁时,奶奶就嫁到爷爷家里,这是一个以捕鱼为生的王姓大族。

奶奶一辈子生养过一大群孩子。

小时候,我听奶奶念叨,你们现在的孩子,过的日子都是神仙日子呀!她说她当时嫁给爷爷的时候,家里十几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长辈的规矩就是“食不语,寝不言”。大家都把手臂夹得紧紧的,吃一些放在眼前的菜就起身。她从一个读过书的家庭嫁到一个渔民家,以一颗忐忑的内心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最终在这里生根。

奶奶从十七岁嫁给爷爷,到八十九岁离开我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庄。

当年奶奶是四乡八邻中的“大美人”,还有一门好手艺,是乡里有名的裁缝。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奶奶给别人做狗皮大衣。她把狗皮一块一块剪开,然后又一块一块缝在一起。我当时还小,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奶奶告诉我,如果不剪开再重新缝上,那些狗毛的纹路不匹配,别人穿上狗皮大衣后,就会感觉衣服在变形,这里鼓起一块,那里又鼓起一块。至于如何处理好这些狗毛的纹路顺序,全凭她自己的感觉。

奶奶是一个做裁缝的大师傅,小时候家里有时会带十几个徒弟。就是靠着这些手艺,养活了一大群孩子。但是也因为长年累月的劳作,落下了一身的病根。

爷爷在世的时候,对奶奶也很照顾。说奶奶生过这么多孩子,都没有很好地休息过。有时候,刚生下孩子几天,就有很多人来家里等着拿新衣服。只好等孩子睡着了,晚上偷偷起来赶工。

奶奶读过三年私塾 ,在我们老家同辈人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读书人。在爷爷仙逝后的九年间,奶奶的日常就是读佛经。

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个处理民间纠纷的高手。邻里不和睦的时候,奶奶就像一位正义的乡村法官,她会毫不留情面地批评没有道理的那一方。在村里,她德高望重。后来病重的那几年,村里很多人都来探望她。不管她病得有多重,她总爱撑着坐起来,跟来的人说几句体己话。

从奶奶八十五岁开始,母亲就在她跟前服侍她。这时,她老人家已经不能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了。算起来,母亲也是她带的“徒弟”。所以那几年,她又给我唠叨,说她这一辈子做裁缝,还是赚了私房,她的大儿媳就是她的“私房”,儿子都离开家有了工作,只有大儿媳陪着她,这个徒弟就是养老的“私房”。

现在回想起来,她在慢慢变老的日子里,把孩子养大成人,也培养出来像叔叔那样的大学生。等到后来,孩子都离开她,去外地谋生工作了。她念着自己的故土,说自从爷爷仙逝之后,她再也不会离开家去子女那里享福。

她的心愿就是守着这老屋,守着这满堂儿孙的照片,直到生命的终结。她不想去给子女添麻烦,她捧着书在手,以一种精神寄托,在老家的宅子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今年清明云祭祀寄哀思(云中谁寄锦书来)(2)

寂静庭院。图/九白

或许,在某一个夜晚,她也会想起曾经的日子,想起与爷爷一起走过的那些旧时光,想起她养的那一群孩子……

所有的回忆都是一种妥帖的安慰。于是,她身上的病痛,就会减轻一点。

奶奶在世的时候,是一个很讲究礼数的人。每次我带一些零食和日用品给她,她都会对我说,要我回婆婆家里时,也要多买一些送给公公婆婆,对娘家和婆家,都要有礼数。

在我妹妹出嫁的时候,奶奶一直在对她叮咛,王家的子女要外嫁别姓了,送自己的孙女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妹妹成为邻村知名的好媳妇,这跟奶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清明节的雨,总是那么细碎。路上的行人,在缅怀先人的路上,总是步履沉重。我们的根在故乡,当故乡的杨柳新绿的时候,总会想起生命中的某一个人。

离去的日子让人肝肠寸断,留下的思念是一种无法磨灭的印痕。我们在前进的路途中感恩先辈的教诲,继承良好家风,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因为有爱,有传承,才有梦想和展望。在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生活中收获幸福。

青草年年绿,今月不曾照古人。我们在生生不息的江南沃土里,种下亘古不变的梦,根植华夏儿女情。

文/王正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