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 一代词人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

一代词人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苏轼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 一代词人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 一代词人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

苏轼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 一代词人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

一代词人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

蝶恋花

读《苏东坡传》到最后一页时,苏轼的一生再次画卷般浮现眼前......

苏轼六岁入学,幼小就聪明,是老师表扬最多的小孩。他不止喜欢读书,喜欢观察鸟雀的生活,看大人们办宴席忙碌的场面,赶集,掘土,搜集石头做砚池......

十岁能诗,十一岁开始准备科考,在父亲的影响下,力主淳朴风格的文章,。

十八岁娶十五岁的王弗为妻,二十一岁进京赶考,遇到了贵人欧阳修,欧阳修非常欣赏苏轼的文章,因为试卷糊名,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为避嫌判为第二,所以苏轼名列第二,从此苏轼的大名开始在华夏神州流传开来,一发不可收拾。正在他即将开始官宦之路时,母亲病故,回老家守孝两年三个月。

二十三岁,返回京都,二十五岁,第一次接受朝廷任命,职位是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初等仕途,苏轼心神不安,经常和子由互通书信,著名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就写于此段时间。

二十八岁解除官职,返回京都,二十九岁妻子王弗去世(第二年苏洵去世),在妻子去世十周年写下来著名悼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三十岁,娶小十一岁王闰之为妻。三十二岁,返回京都,此次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返归故里。

时值王安石当权副宰相,实施变法,苏轼三十四岁时,王安石升任宰相,苏轼与之政见不合,请求外放,三十五岁时,这一年的七月,苏轼携家眷赴杭州任通判一职,著名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于此段时间。四年任职期满后(38岁),请求调到离子由较近的密州任太守,著名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于此时。两年后(40岁)调任徐州太守。

四十三岁,这一年的三月,调任湖州太守,六月,一个御史从苏轼的谢恩表中吹毛求疵,被捕入狱,即为著名的“乌台诗案”,在狱中,苏轼想过自杀,写下过遗书,感谢仁宗的皇后,她的一席话把苏轼从鬼门关救回,在狱中关押四个月零二十天后,再次看到了灿烂的太阳。

四十四岁,被贬黄州,这时,苏轼的名篇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东坡居士”也是从此开始自称,在黄州城东面山坡上的茨棘瓦砾之场开辟约十亩农场劳作,建房子三间,下有亭子,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在此生活期间,收王闰之的丫鬟朝云(比苏轼小约23岁)为妾,四十七岁,朝云产子,在孩子三天时,苏轼赋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东坡肉”也是此段时间流传,“农夫”生活开始,豁达的人生观开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名篇层出不穷。

四十八岁,皇上旨意,调苏轼到汝州(此地离京师较近),途中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四十九岁,又得到消息,调苏轼到山东的登州任太守,当年冬天又前往京都,升任中书舍人,五十岁,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复杂的政坛,苏轼决心请求外放,五十三岁,朝廷终于允许他离开京都,出任杭州太守,当年七月到达任上,在这儿,他替欠债的小伙子题画还债,替穷书生摆脱官司,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开辟新运河,疏通河道,修建苏堤,稳定米价。在很多大事正在筹划或者进行中时,五十五岁的苏轼被召至京都任翰林学士,苏轼的政敌还在朝,接受了一阵批评的风暴之后,苏轼多次恳请外放,三个月后,外调颍州太守。五十六岁调任扬州太守,当年还朝,任礼部尚书。

五十七岁时,王闰之去世,当政太后去世,苏轼被调任定州太守,章惇为相,第一个拿苏轼开刀,五十八岁,苏轼被贬之惠州,苏轼达官的生活态度,竟成了章惇再次贬谪苏轼的借口,五十九岁,朝云因瘟疫身亡。六十一岁时,贬之海南岛的儋州,此地当时是蛮荒指定,物资医疗极其缺乏,苏轼生活拮据经常没米吃,如“苦行僧”般度日。

六十四岁,新太后摄政,苏轼遇赦,六十五岁开始北返,到达常州后不久,魂归九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