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竹笋吃到虫(网红吃法不科学)

扬子晚报网2月10日讯(通讯员 孙卉 记者 万凌云) 听说过脑子里进水,却不知道脑子里还会长虫!10日,记者从镇江江大附院了解到,近2个月以来,江大附院(又名江滨医院)神经内科,竟接连收治了两名脑寄生虫病患者。

并且,均是“乱吃”惹的祸!

“旅游达人”酷爱生食,弓形虫钻进脑子里

院方介绍,2021年底,48岁的傅涛(化名)突然头痛、发热、流涕。一开始,就觉得是感冒,对症治疗了一段时间却没有明显改善,头痛症状愈演愈烈。约摸半个月后,傅涛发现自己味觉明显减退、一侧肢体麻木伴乏力,看东西有重影,赶紧到就近医院做了头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脑胶质瘤。

随后,傅涛又赶往上海某医院就诊,医生查看影像报告后,也认为胶质瘤可能性大。“脑胶质瘤是因为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

接连两家医院给出了胶质瘤的诊断,对傅涛的打击巨大。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又来到江大附院神经内科,找到于明主任团队。于主任让患者又做了一次核磁共振,很快就发现了疑点。

“两次核磁共振相差仅20天,但脑部病灶却出现了明显变化,而胶质瘤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认为可以排除。”于明随即围绕患者流行病史进行了深度挖掘。很快,发现傅涛是个旅游达人,发病前曾前往西藏、四川等多地旅游,并多次因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而发生腹泻。

傅涛同时提到,自己向来喜食生食,很多肉等不及煮熟就下了肚。至此,这让于明立刻联想到了脑寄生虫病的可能。

通过腰穿脑脊液、外周血检查,很快揪出了元凶——弓形虫。于主任说,患者多是因为食用了有弓形虫的生肉,虫卵或虫子进入消化道后,一步步爬到了脑子里。

网红竹笋吃到虫(网红吃法不科学)(1)

脑寄生虫病的危害巨大,这些可怕的虫子在脑子里“为非作歹”,会通过创伤、压迫、阻塞血管、释放有害物质等方式,对大脑展开破坏。“所以,患者会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癫痫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于明说。

确诊为脑弓形虫病后,医生对傅涛进行了驱虫等对症治疗,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网红竹笋吃到虫(网红吃法不科学)(2)

于明(右)研讨病例

最爱涮脑花,“脑囊虫”病找上门

无独有偶,与傅涛相隔不到一个月,神经内科就又收治了一名脑寄生虫病患者。56岁的汪强(化名),是一位资深吃货,最爱的就是火锅,而众多火锅食材中,对猪脑花情有独钟。

“红油辣锅里,涮个脑花,口感非常好”,汪强说,自己知道猪脑花里可能会有猪绦虫,但想着火锅温度那么高,煮几分钟应该就没事了,没想到还是中了招。

于明介绍,因猪绦虫所导致的颅脑内疾病就是脑囊虫病,该病在江苏地区非常罕见,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它是因食用了含有猪绦虫虫卵的生猪肉引发的疾病,患者感染后会出现头痛、癫痫、精神障碍等症状。

由于治疗及时,汪强很快恢复了健康。只是,现在一提起涮脑花,他就仍心有余悸。

“网红吃法”不科学,生肉、生水要警惕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和动物接触才会感染寄生虫,殊不知,很多脑寄生虫病都是“吃”出来的。

我们就拿火锅来说吧,“毛肚七上八下、肉卷1分钟……”这是当下很流行的“网红吃法”。于明提醒,短时间的加热并不能完全杀死肉类中的寄生虫,比如猪脑花,在红油锅里涮煮时,熟没熟透肉眼很难辨别。故此,建议在涮火锅时,肉类尽可能多煮一会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鸡肉、鱼肉变成白色,猪肉、羊肉变成浅褐色,虾蟹类变成橙红色再食用。

很多人可能会问了,平时吃的日料里的刺身之类的,是不是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呢?于明解释,因为渗透压的差异,许多海水鱼寄生虫无法适应人体环境,感染风险相对较低。“而淡水鱼寄生虫由于渗透压差异小,更容易适应人体环境,所以,淡水鱼不建议生食。”

于明还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生肉、生水最好不要入口,切菜的案板也要做到生、熟分类,毕竟,感染寄生虫可不是小事。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