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宣传片(新华社首发网络文学纪录片)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

6月9日,新华社发布《书写时代》网络文学系列微纪录片,通过“警务小说开创者”卓牧闲、“硬核工业文大神”齐橙、“出海工程师”令狐与无忌这三位现实题材作家的故事,讲述网络文学以个体微澜记录时代磅礴的创作立意。其中,“出海工程师”令狐与无忌是深圳网络文学作家的优秀代表。

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宣传片(新华社首发网络文学纪录片)(1)

“网络文学对现实的关切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介绍,现实题材网文正快速崛起。以阅文集团数据为例,现实题材是2021年阅文增速前五品类,其中“90后”作家占比近五成,“奋斗”“创业”“乡村”是阅文现实题材前三大创作主题。这些网文作品,既回应国家建设、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重大命题,又关照大时代下默默奋斗的小人物。

“中国网络文学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现象。而在这个网络文学的世界里,除了天马行空的无限想象,还有这样一群默默书写时代的人。”新华社在纪录片中评论道。这些作家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与创造者。退伍军人卓牧闲以《朝阳警事》《韩警官》等作品,开创网络文学“警务小说”流派,并获得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齐橙以学术态度书写中国工业史,其代表作《大国重工》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这也是网络文学作品第一次获得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通信工程师令狐与无忌以半自传体书写中国科技出海故事,首部网文《与沙共舞》则获得阅文集团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令狐与无忌的创作,与深圳有极大的渊源。20年前加入深圳一家通信设备公司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宏大符号下的微观注脚。

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宣传片(新华社首发网络文学纪录片)(2)

21世纪初,在“全球化”还是一个陌生概念的时候,令狐与无忌和一群口语并不怎么流利的年轻人被派往世界各地,成为了早期拓荒海外的一波人。从来没有出过国、讲不好英语、国内理工科大学毕业,成为这群青年工程师的共同标签。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人的舞台变成了全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群年轻工程师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科技行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常驻和出差到过世界上40多个国家,令狐与无忌在《与沙共舞》里,讲述了一群开拓中东北非电信市场的青年群像,还原一个中国产业刚刚开始参与世界竞争时的不易与坚韧。

当时,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在国际上尚未建立知名度,面对西方百年老厂的竞争壁垒,如何逐步打开市场?令狐与无忌用半自传体的故事,讲述了来自一线的真实炮火。“我只不过是塑造了一些人物,把我的见闻、经历集中在了他们的身上。”

这些故事里,有下错飞机的笨拙,有飞机出事故还参与救人的善良,有遭遇客户“封杀令”依然用各种方式制造偶遇的坚韧,还有在紧急时刻坚守岗位的敬业和勇敢。这些朴实而细微的故事里,盛放了一群工程师的青春与热血、理想与现实,也构成了一个中国品牌拥抱世界最生动的故事切面。

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宣传片(新华社首发网络文学纪录片)(3)

“我想要致意的不是一头大象,只是这些年在路途上擦肩而过的那些默默前行的小蚂蚁们。”在新书《与云共舞》里,令狐与无忌正在书写这群工程师的下一个十年。

诸如这样的兼具时代视野与生活温情的网络文学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在阅文现实题材读者中,“95后”占比超四成。读者们在《朝阳警事》的书评区,“向老一辈警察致敬”;在《大国重工》中,感慨“中国工业的历史,远比我以为的厚重”。《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App中,2021年“中国”一词在评论中出现超30万次,过去3年累计近百万次,“爱国”提及次数达1.5万次。网络文学正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投影。

近年来,各类现实题材大赛的举办,进一步吸引了新生创作力量的加入。在阅文集团举办的五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中,历年参赛作品已超6万部,涌现出“95后”新生代作家眉师娘的《奔腾年代——向南向北》、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优秀作品榜单的《复兴之路》、入选中宣部2018年度“中国好书”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等众多佳作。依托于“大众创作”属性,越来越多医生、警察、律师等行业工作者,正在将个体生活实践置身于时代奋进之中,为网络文学注入扎实的人民立场。

审读:孙世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