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癌是怎么形成的(肚脐藏着生老病死)

“肚脐连着肠道,不可能乱抠!会肚子痛”

“严重洁癖拼命洗肚脐眼,五年不到患上肚脐癌”

......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抠肚脐的小怪癖,小艾在网络上看到了不少说法,小时候家里的长辈总是教育我们肚子不能乱抠,不然会生病,可是总有人看肚脐里的“泥”不顺眼,觉得不清理就不卫生,肚脐究竟需不要清理呢?

肚脐癌是怎么形成的(肚脐藏着生老病死)(1)

一、肚脐是怎么来的,其实它连接的不是肠子

每个人都拥有肚脐眼,但它们的形状却千姿百态。不少人疑惑,肚脐眼是怎么来的?它到底通向身体何方?

肚脐眼其实就是每一个胎儿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时,所留下的“疤痕”。宝宝出生时,为了少出血,护士会用夹子封住脐带两头,然后剪断,一截“脐带”的残端会留在宝宝肚子上。几个小时候,这段残端会渐渐萎缩、变黑,在出生的一周后,就会自行脱落,肚子上就会留下一个“洞”。

为了修补“洞口”,宝宝身上的皮肤会慢慢从两边到中间生长,此时“洞”里同样也在默默的长出新的组织,把洞口给“填上”,又过了一两个星期,在细胞组织的努力下,“洞”补上了,也就是我们的肚脐眼。

肚脐癌是怎么形成的(肚脐藏着生老病死)(2)

肚脐连着肠道吗?

事实上,肚脐并不直通肠道,它更像是一个“死胡同”,紧挨着腹膜。肚皮的主要结构依次是皮肤、筋膜、肌肉及腹膜等,但肚脐则没有皮下脂肪和肌肉,因此它最靠近腹膜。

二、经常抠肚脐,会导致肚脐癌?

肚脐由于有层层褶皱,非常容易“藏污纳垢”,有人发现肚脐有“脏东西”就会想去抠它。经常抠肚脐,会导致癌症吗?

首先来了解一下,肚脐会得癌症吗?

会的!但发病率非常低,大多数是转移性的。这种肚脐上长肿瘤,又叫“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是由玛丽约瑟夫修女首先发现的。当时她发现一些胃癌患者肚脐上会出现奇怪的结节,而且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往往死亡率较高。

其实这个结节就胃部肿瘤转移到脐部的肿瘤转移灶,脐部是腹壁最为薄弱的器官,又有着丰富的血液,所以发生了肿瘤转移。

肚脐癌是怎么形成的(肚脐藏着生老病死)(3)

抠肚脐会导致癌症吗?

抠肚脐致癌的情况非常非常罕见的辽宁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百维君表示,肚脐其实非常脆弱,不要经常用手、指甲去抠,长期慢性的刺激,可引起肚脐炎症反复性发作,从而引起细胞突变,从而诱发肿瘤。

三、经常抠肚脐里的泥,会有什么后果?

肚脐里的“脏东西”究竟是不是“陈年老泥”了?对于这些“脏东西”是否需要经常清洁?

我们肚脐眼中看到那些泥般物质,确实有一部分来自于外界的灰尘,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污垢,积蓄在肚脐的褶皱上。但除了灰尘,这些“泥”还包括皮肤新陈代谢过程,脱落的表皮细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以及汗液等物质

如此,肚脐岂不是很脏?

一般来说,肚脐眼是不需要经常清洗的。确实肚脐内含有的细菌种类较多,但这些细菌80%是无害的皮肤寄生细菌,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反而若是经常清洗,可能会对肚脐产生刺激,从而造成这些危害:

1、肚子痛

肚脐非常薄,几乎没有脂肪,很靠近内脏,如果抠肚脐的力道太大,可能会直接刺激到内脏,从而引起肚子痛、腹泻等情况。

肚脐癌是怎么形成的(肚脐藏着生老病死)(4)

2、感染发炎

肚脐皮肤娇嫩,如果抠破了,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炎症,而且肚脐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位。

四、肚脐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疾病或者癌症的预兆

肚脐是人体表面特殊的存在,临床发现,肚脐的一些形态变化,很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暗示。

1、肚脐眼长了一个肿块

上文提到肚脐长出结节(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是肿瘤转移引起。这种结节一般质地较硬,为白色、红色或蓝紫色,表面可有溃疡或坏死,形状通过为不规则,一般直径小于5厘米,通常为无痛性结节。

目前已知的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的原发肿瘤中,常见于胃癌、其次为卵巢癌、结肠癌、胰腺癌。

2、肚脐周围痛

人体肚脐周围与小肠或胰腺神经感应通路相连,一旦肚脐周围有疼痛感,很可能意味着小肠或胰腺存在病变。

肚脐癌是怎么形成的(肚脐藏着生老病死)(5)

3、肚脐凸起忽然明显

如果肚脐突然改变形态,向上延长凸起,呈现顶角在上的三角形,则表示胃、胆囊功能等不佳,如果存在肝腹水,腹部隆起,也会导致肚脐凸起比较明显。当然了,一些比较胖的人,肚脐也凸起也会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肚脐就是我们出生的一个疤痕,它不会通向于身体内部。虽然肚脐可摸、可清洁,但一定要注意力量,否则容易刺激靠近肚脐附近的器官,引起身体不适。#谣零零计划##头号周刊#

参考资料:

[1]《孩子再问:肚脐眼怎么来的,你就这么回答他!》.健康时报.2017-12-24

[2]《肚脐:请你不要用力抠抠!抠了也别闻~》.广西疾控.2022-03-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